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汽车科技

在看不见的地方死磕安全与耐久 EO羿欧想当15万级的“老实人”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性价比”与“品质感”似乎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然而,北京现代却在10月16日开启预售的首款纯电平台SUV——EO羿欧身上,试图打破这一僵局。EO羿欧以13万-15万元的“驭光预售价”为起点,配合“88元订金锁定12000元权益”的诚意政策,不仅将价格门槛拉回主流区间,更在安全、续航、智能与底盘结构等核心维度上,向更高级别的产品看齐。


正如北京现代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李双双所言:“EO是我们吹响冲锋的号角”,它不只是北京现代电动化转型的起点,更意图在15万级纯电市场中,树立一道清晰而坚实的“品质门槛”。



不只是“堆配置”,而是把高价位才有的体验“下放”到15万级


在多数品牌仍以“参数战”作为竞争手段的当下,EO羿欧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的路径:将原本常见于30万元级别车型的配置与技术,系统性地引入15万元市场。例如其所搭载的高通8295芯片,算力高达30 TOPS,不仅是同级常见8155芯片的7.5倍,更超越了部分20万元以上车型的硬件水准。这一“超配”不仅保障了车机系统的流畅性与未来OTA潜力,也使其能够同时驱动多达6块4K屏幕,为用户带来接近3A游戏级的影音体验。


而在视觉与听觉层面,EO羿欧也毫不妥协。27英寸4K超薄中控屏拥有1000 cd/m²的高亮度,配合BOSE音响系统及与杜比合作开发的专车音效,共同构建出沉浸式座舱体验。此外,“赛博之眼”前景显示HUD具备30000:1的HDR对比度,在强光与雨天环境下依然清晰可读。这些细节虽不直接构成“续航”或“动力”参数,却恰恰是影响用户日常驾驶质感的关键所在。



正如李双双在讲话中强调的:“技术转型是我们的核心引擎”,EO羿欧正是北京现代在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轨上的具象落地,旨在让消费者在主流价位中,真正感受到“技术平权”的诚意。


安全,不是宣传语,而是车身结构与电池防护的实打实较量


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电动汽车安全性的今天,EO羿欧选择将“安全”作为产品力的核心支柱之一,并从结构设计、电池防护到碰撞策略等层面进行了系统性强化。其采用的“八横七纵”高强度地板结构,在行业中属于罕见设计——不仅有效提升了整车扭转刚度,更通过内侧电池保护梁与1500Mpa热成型钢的运用,构建出对电池包的立体防护体系。


在碰撞安全方面,EO羿欧实施了“满血气囊”策略,全系标配9气囊+前排中央气囊,其中主气囊长度达1.92米,保压时间约6秒,力求在事故发生后的“关键一秒”内,为乘员争取更多生存与逃生空间。而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电池安全,其搭载的弗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不仅具备优良的热稳定性,更通过“多载荷传递结构”将碰撞力有效疏导至非电池区域,从根源上杜绝二次伤害。



EO羿欧在悬架结构上同样不妥协。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在竞品中属于高配水准,部分对手仍在使用扭力梁或四连杆结构。结合前后液压衬套与SFD自适应减震系统,整车在滤震、操控与耐久性上均建立起明显优势。


续航与补能:不玩文字游戏,要做真实场景中的“耐力选手”


在电动汽车用户最关心的续航与补能环节,EO羿欧交出了一份颇具竞争力的答卷。其高配车型搭载88.1 kWh大容量电池,CLTC续航达722公里,不仅在数据上领先于多数竞品,更在入门版本中即配备64.2 kWh电池,续航达540公里,拒绝“低配缩水”的行业潜规则。


充电效率同样是EO羿欧的强项。其搭载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支持27分钟内完成30%至80%的电量补给,续航最多可增加361公里。这一成绩在竞品对比中表现突出,甚至优于部分标榜“快充”的车型。此外,作为国内首批通过CCTA充电兼容认证的车型之一,EO羿欧实测覆盖全国99%运营商、500多种交直流充电桩,成功率100%,真正让用户告别“充电焦虑”。



正如李双双所指出的:“产品是我们赢得市场最根本的方面”,EO羿欧正是通过续航与补能这类“硬指标”的扎实表现,重新塑造消费者对合资纯电产品的信任基础。


在北京现代迎来23周年之际,EO羿欧的登场,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预售,更是一个传统合资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的一次有力回应。它用13万-15万元的预售价、88元抵12000元的诚意政策,以及从芯片到底盘、从安全到续航的全维度产品力,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品质,不应是高价的专属;技术,最终要服务于用户的真实用车生活。


正如李双双所言:“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将在中国市场研发的先进成果,反向输出到全球市场。”EO羿欧或许正是这一战略的起点。在15万级纯电SUV这片红海中,它不靠营销话术与参数游戏取胜,而是以实打实的配置、安全与续航表现,重新树立“价值比价格更重要”的消费认知。而这,或许也正是当前电动车市场最需要的“理性回归”。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