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汽车科技

购置税减征更利好合资车企 车企加码优惠反倒不挣钱?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道哥说车 听风吟】一则普惠性政策出台,在整个汽车行业引起震动,毕竟不是每个年头都能吃上600亿购置税减征的红利。根据政策细则,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此次购置税减征也是建立在促进消费基础上,4月销量腰斩的车市迫切希望有一则政策带领汽车行业回归到正常轨道。“去年车辆购置税总额为3520亿元,这是建立在销量不错的基础上的,今年3、4月份汽车销量下滑明显,提供不了那么多税收,既然如此,还不如拿出一部分来鼓励汽车消费”,对于此轮购置税减征政策,某合资车企高管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



与前两次购置税减征不同,本次购置税政策的覆盖面更广,包含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而数据显示,2.0升及以下排量车型市场占比甚至达到了98%左右。而在此过程中,合资车企、自主车企又或许会有不同的收获,汽车分析师林示指出,此次购置税减征或最大利好合资车企,1.6到2.0排量车型丰富的合资车企或许会抢占更多的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购置税减征细则发布后,车企们纷纷加码优惠,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家车企公布基于购置税减征的优惠政策。某合资车企高管就此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竞争激烈,不得不为,甚至其提到,最后很有可能搭钱进去。


合资车企收益更大,政策偏向增加换购需求


国内市场在2009年、2015年分别出现过购置税减征政策,但本轮购置税减征政策相比前两轮覆盖面更广,前两轮购置税减征政策仅惠及1.6升排量以下车型。


而这一变化或许也将让合资车企从中获得更大的销量收益。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内容所展示的数据,目前1.6升以下燃油车总体销量大约1145万辆的,其中豪华车占比在5%,合资品牌占51%的比例,自主品牌占到44%。



数据可见,1.6升以下车型来看,合资车企较自主车企有所优势,但差距并不大。但排量到1.8-2.0升燃油车市场后,这种差距就非常明显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指出,1.8-2.0升市场以高端车型为主。自主品牌的布局偏重于1.5T的产品,而并非2.0升的产品。自主品牌整个在1.8-2升产品中占比是20%,豪华车占比是35%,合资品牌占比是45%,


与此同时,从此轮购置税减征惠及至2.0升及以下车型的更大覆盖面来看,此轮政策或许也意在偏向增加换购需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表示,目前车购税优惠放宽到2.0升的鼓励换购群体是深度研究的结果,是面对出生人口下降的被动选择,拉动车市增长必须拉动我们中年群体换购购车。其认为,指望90后出生人口这几年购车增长质量是不现实的。


某合资车企高管对《道哥说车》编辑透露,从去年销量结构看,首次购车人群比例很小,更多是以换购为主,疫情影响下,让很多首购人群都暂缓了购车需求。


“换购人群本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比较容易受到此轮政策鼓励。与此同时,既然是换购,没有越换越低端的道理,以高端车型为主1.8-2.0升车型或许将成为此轮购置税刺激下的最大焦点,而在1.8-2.0升市场占比更多的合资品牌或许将会是最大收益者”,汽车分析师林示判断。


竞争不可同日而语 车企加码优惠,担心搭钱


购置税减征对车市增长带来的积极作用无需怀疑,多方机构及业内人士分析,此轮购置税减征将为今年车市带来200万辆左右的增量。从历史角度看,购置税减征对于车市销量增长作用也十分明显,在2009年、2015年两轮购置税减征后,从市场销量看,2009年和2016年汽车销量分别突破1000万辆和2500万辆,同比增长45.5%、13.7%,政策促进作用明显。


但与前两次购置税减征相比,此轮购置税减征给车企带来的竞争压力更为明显。某合资车企高管对《道哥说车》编辑表示,“购置税减征是很大利好,这一点无需置疑。但这次与2015年那次(购置税减征)不可同日而语,2015年汽车市场竞争没现在激烈。此轮购置税减征企业都会拿出配套政策,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内卷“。


《道哥说车》编辑注意到,在购置税减征政策出台后的短短几日,有近20家车企均拿出了加码性的优惠政策,东风标致、东风日产、东风风神、江淮汽车旗下思皓品牌、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城汽车、北京汽车、一汽奔腾、长安汽车、上汽大通乘用车、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车企均在此列。



至于加码玩法,各车企也是各有各的花招,“国家减征50%,企业补贴50%”的方案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有包括商业保险、礼品、保养券等各式各样的优惠大礼包等。但对于车企来说,此轮购置税减征或许能给它们的销量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它们的利润状况。


今年以来,汽车原材料包括芯片涨价已经从电动车波及到了燃油车领域,包括上汽大众以及宝马、奔驰等均在此前上调了部分燃油车的售价。“我从业20多年,就没见过燃油车涨价,这次材料上涨的压力真的太大了”,某合资车企高管对《道哥说车》编辑如是说到。


汽车分析师林示认为,国家也要从根本上稳定汽车原材料物价,物价持续上涨背景下,即便可以用购置税减征救市,但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车企利润压力。一方面要对消费者让利,一方面又要应对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车企有点两头受气的意味。



关注“道哥说车公众号”,自动弹出编辑微信号,加他微信备注“道哥粉丝”。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