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现状:结构性行情的极致演绎
A股的现状:结构性行情的极致演绎
上证50与中证1000在2020、2021两年走势极致分化
A股2019至2021这三年有人欢喜有人愁。
回顾这三年的行情,给大多数人的感觉是牛市似乎来过,但你的账户告诉你牛市又似乎没来过。这三年你说不是牛市吧,三年翻十倍甚至二十倍创历史新高的股票一抓一大把;你说是牛市吧,又有很多股票三年不仅没涨反而还跌得创了新低。这三年买对了股票就能大赚特赚,买错了股票也能亏得怀疑人生。
如果说2007年叫系统牛,2015年叫杠杆牛,那么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结构性行情姑且就叫作结构牛吧。结构牛、赛道牛、基金牛、机构牛、抱团牛是这三年行情的典型标签。期间跷跷板效应演绎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大盘指数走势的分化。2019年至2021年三年时间上证综指没有怎么上涨,但创业板指却涨了两倍。
上证综指在2019至2021三年没有怎么上涨
创业板指在2019至2021三年涨幅两倍
2020年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一路高歌,各行业龙头股组成的茅指数一骑绝尘。但同年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股却一路杀跌。到年末的时候出现漂亮50要命3000的现象,大盘蓝筹股疯狂的赚钱效应与小盘股极致的亏钱效应形成鲜明对比。
上证50指数在2020年一路高歌
2021年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盘成长股和周期股止跌为涨,垃圾股集中营ST板块更是一路狂飙。但同年以上证5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却一路阴跌。到年末的时候“价值投资”幻灭,小盘股疯狂的赚钱效应与大盘蓝筹股极致的亏钱效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ST板块指数在2021年一路狂飙
其次是行业板块走势的分化。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热点板块都不尽相同,每年的热点板块与非热点板块两极分化,热点板块显示出极致的赚钱效应,非热点板块显示出极致的亏钱效应,冰火两重天。
2019年热点是大科技。主要驱动因素是美国制裁华为,带来的国产替代。年初的5G通信,年中的芯片半导体,年尾的消费电子。期间涨幅十倍以上的股票有很多,典型代表有东方通信、圣邦股份、立讯精密等。热点方向大科技显示出极致的赚钱效应;但同年的非热点方向资源周期股却一路阴跌,显示出极致的亏钱效应。
2019年热点大科技的典型代表
东方通信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10倍附近
圣邦股份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16倍附近
立讯精密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7倍附近
2020年热点是大蓝筹。主要驱动因素是新冠肺炎疫情。年初的生物医疗,年中的大金融,年尾的白酒消费。期间涨幅十倍以上的股票有很多,典型代表有英科医疗、中信建投、山西汾酒等。热点方向大蓝筹显示出极致的赚钱效应;但同年的非热点方向大科技却一路阴跌,显示出极致的亏钱效应。
2020年热点大蓝筹的典型代表
英科医疗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45倍附近
中信建投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9倍附近
山西汾酒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16倍附近
2021年热点是新能源。主要驱动因素是碳中和政策,通货膨胀、供应链危机导致的大宗商品的上涨。年初的新能源车,年中的光伏锂电,年尾的资源周期股。期间涨幅十倍以上的股票有很多,典型代表有长城汽车、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热点方向新能源产业链显示出极致的赚钱效应;但同年的非热点方向医药、消费等大蓝筹却一路阴跌,显示出极致的亏钱效应。
2021年热点新能源的典型代表
2021年热点大资源的典型代表
长城汽车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15倍附近
宁德时代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10倍附近
赣锋锂业在2019至2021三年最大涨幅10倍附近
由于综合所有股票的大盘指数没有怎么上涨,所以在热点板块上涨的时候必有非热点板块下跌来对冲,否则大盘指数一定是上涨的。所以2019至2021这三年热点板块有多热,非热点板块就有多冷;热点板块上涨得有多疯狂,非热点板块下跌的就有多凄惨;热点板块有多么极致的赚钱效应,非热点板块就有多么极致的亏钱效应。
2019至2021这三年结构性行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做对热点就是牛市,做错板块就是熊市。即便是2022年初大盘系统性杀跌的情况下,依然有像大基建等板块在上涨;即便是近期的大反弹,依然只是前期热点板块典型代表股票的大反弹,更多的股票一动没动。A股这三年的行情,说的好听点叫结构性牛市、赛道牛市,说的难听点本质就是基金机构资金主导的抱团取暖炒作。
为什么2007年、2015年是系统性牛市,大家一起赚钱;而这三年却是结构性牛市,冰火两重天,有些人赚的忘乎所以,有些人亏的怀疑人生。我们可以从这三轮牛市的数据对比中找到答案,如果说这三年结构性行情还算牛市的话。
2007年上证综指最高点位6124点,A股上市公司数量1530个,A股总市值327291亿,中国GDp为265810亿;2015年上证综指最高点位5178点,A股上市公司数量2827个,A股总市值531304亿,中国GDp为676708亿;2021年上证综指最高点位3731点,A股上市公司数量4685个,A股总市值918810亿,中国GDp为1143670亿。
2007年、2015年、2021年三年A股、中国GDp数据对比
通过对比2007年、2015年、2021年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A股上市公司数量、A股总市值,还是中国GDp,三者数值2015年大致是2007年的翻倍上涨,2021年大致是2015年的翻倍上涨。唯独上证综指最高点位没有翻倍上涨,不仅没有翻倍上涨还下跌了,而且跌得还不少近乎腰斩。
历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与总市值的比较
历年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与A股总市值的比较
为什么会这样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小船最初最多只能承载100斤重量,小明体重100斤,小明上船刚好不会下沉。有一天小明的同学小红来和他划船,原先的小船不能承载他们两个人的重量,小明只好用完家里的木头把小船改造加宽到可以承载200斤重量,两人刚好可以都上船玩耍。但如果小明的同学小红、小兰一起来找他划船,小明家里没有更多的木头改造加宽小船,小明如果想和小红、小兰一起划船,就只好减肥了。
历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中国GDp三者的比较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的GDp就是这个小船,这个国家的股市总市值就是需要靠国家GDp这个小船来承载的重量,小明、小红、小兰就是构成这个国家股市总市值的各个上市公司市值。一个国家股市总市值受这个国家GDp的限制而不可能无限扩张,如果想更多的上市公司来登上这个小船,要么拉升这个国家的GDp加宽小船提升载容量,要么原先的上市公司就必须减肥减少市值才能为新来的上市公司腾挪地方,否则超载就会沉船。而国家GDp的增长速度是有天花板的,上市公司缩减市值就是下跌,所有的上市公司缩减市值就是指数下跌。
历年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与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较
这就是为什么十几年来中国GDp大幅增长,A股总市值大幅增长,A股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长,上证综合指数却没有上涨。本质还是中国目前的GDp只能承载A股这么大的总市值,上证综指十几年三千点原地徘徊,说明A股这么大的总市值不是靠股票上涨来拉动的,而是靠发行大量新股来拉动的。
所以说上证综指十几年来还在三千点原地徘徊,不代表它就被低估。相反由于十几年来新股的大量发行导致A股总市值大幅增长,2021年末A股相对中国GDp的估值完全可以媲美2007年、2015年牛市顶峰时的估值。也可以反过来验证,如果2021年末上证综指上涨到2007年牛市的顶峰6124点,那时的A股总市值将近两倍于中国GDp,那会是多大的泡沫,中国GDp这个小船又怎能承载的了这么重的A股;即便是现在被大多数人认为高估值的有上百年历史成熟的美股总市值也没有两倍于美国GDp,何况刚起步三十年的A股。
所以说上证综指十几年来三千点原地徘徊,不是不想涨,是因为大量发行新股推升的A股总市值受中国GDp的压制,导致指数实在涨不动。所以A股的估值决定它没有办法开启系统性牛市,只能结构性牛市。也可以反过来验证,如果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行情不是结构性牛市,不是热点板块轮动上涨,而是系统性牛市,所有热点板块一起上涨,那时大盘指数在顶峰的时候所有热点板块都在最高峰,那时A股相对中国GDp的估值将会超过2015年牛市顶峰时的估值,那会是多大的泡沫,将会造成多大的后果不言而喻。
这也是为什么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A股走成结构性牛市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2022年初这一轮结构性牛市见顶后系统性大幅杀跌的本质。高楼大厦盖起来需要长年累月一砖一瓦地盖,但崩塌只需要一眨眼的功夫。
A股在2022年初系统性大幅杀跌
所以说A股的估值决定它没有系统性机会,只有结构性机会。一个板块有资金流入,就必须靠其他板块的资金流出来弥补,这就是市场存量资金博弈的后果;一个板块的上涨,就必须有其他板块的下跌来对冲,否则所有板块都一齐上涨就会有系统性泡沫;一个板块市值增加长胖了,就必须其他板块市值减少来减肥,否则国家GDp这个小船超载了就会沉船。
想要有系统性机会,一是拉升国家GDp提高载容量;二是发行新股和退市老股的净总市值增长速度低于国家GDp增长速度,给市场存量股票估值提升长胖的机会;三是场外增量资金入市。
非洲野犬群捕猎角马群,不会全都追,只会共同追逐一只最容易攻击的角马,因为非洲野犬群的力量不足以攻击所有角马。市场也一样,有限的资金力量不足以拉升所有股票,想要赚钱的话,只能抱团攻击一个最容易攻击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热点。所以2019至2021这三年如果做对热点,就能赚得忘乎所以;如果做错板块,也能亏得怀疑人生。
股票市场本不是像期货市场那样零和博弈,而应是投资者与国家经济双赢,但A股市场由于大量发行新股,国家经济增长的红利全被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独占了,导致A股市场的投资者零和博弈。上证综指十年三千点原地徘徊,其实已经说明了平均下来没人能赚钱,一些投资者赚的钱必是其他投资者亏的钱,说明这个市场不适合大多数普通人进场。而结构性行情的极致演绎,正是市场所有投资者知识、悟性、技术、心态、意志、勤奋、运气等全方位的较量,若不胜对手,必定亏损。其实市场并不是简单的大鱼吃小鱼,更多的是鲸吞,赢家通吃。
评论
猜您喜欢
上汽集团百辆新车登台,尚界亮相!总有一款适合你?
2025-04-23

爷爷赠未出生孙子百万遗产遭小儿子起诉,律师:胎儿也有继承权
2025-04-21

我们是不是低估了合资车企?市场毒打后,它们反攻了|上海车展
2025-04-22

存款利率“倒挂”或将持续 银行接踵降息缓解负债端压力
2025-04-22

吹不了智驾的上海车展,还有什么看头儿?
2025-04-21

蔚来萤火虫上市11.98万起!同级唯一支持换电,瞄准全球市场
2025-04-19
上海车展最不能错过的5款车,扣1直接带你们看个够!
2025-04-21
大众集团上海车展亮剑:“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开启智能出行新纪元
2025-04-23
联系我们
添加财经导师微信,邀您加入财经讨论群,随时交流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