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财经大事

大客户存蹊跷、实控人家族持股超九成 因疫情暴富的晶华微疑点重重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财经看点网 熊子炫】7月19日,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华微”)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的公告,决定在7月20日开始申购。


据悉,晶华微主要通过从事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SoC芯片等。


该公司因测温仪在疫情期间需求激增而暴富,但在疫情缓和后,其业绩出现明显下跌。值得一提的是,晶华微的问题或远不止业绩这一项。


上市后恐业绩变脸


晶华微在2018和2019年业绩一直缓慢增长,但在2020年营业收入暴增至1.97亿元。


主要是因疫情期间红外测温枪等防疫物资需求增加,推动了该公司红外测温信号处理芯片终端需求激增,然而随着疫情控制有效性的提升、新冠疫苗的推广、以及红外测温相关竞品的增多,这样的业绩爆发恐怕难以持续。其在2021年收入就已开始下跌。



该公司对研发的投入也远逊于同行,同行企业芯海科技、圣邦股份、思瑞浦在2021年1-6月,计算研发费用分别约为0.64亿元、0.82亿元和0.62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23.31%、17.00%和23.97%。而晶华微去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仅有1076.57万元,研发占比仅为10.62%,无论是数量还是占比皆远低于同行。



研发投入低的后果直接反映在了产品上,晶华微有一款医疗电子SoC芯片,该芯片支撑着公司的第二大业务。


而芯海科技也有一款智慧健康芯片,该芯片终端应用于衡器及红外测温等领域,与晶华微的医疗健康SoC芯片的应用领域较为相似。


但芯海科技智慧健康芯片2020年直销毛利率为85.20%,晶华微医疗健康SoC芯片直销毛利率仅为66.98%。


在招股书中,晶华微却认为自己的芯片优于同行,不知道它是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的。


此外公司的供应商还非常集中,如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虹),其一直为晶华微第一大供应商,2020年的采购占比高达62.7%,2021年上半年这一比重更是进一步增加到70.89%,并且晶化微对其的预付款不断增加,可以看出该公司在供应链把控上或许也存在不足。


大客户存蹊跷 实际控制人似有“猫腻”


以上业绩风险之外,该公司与大客户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怀疑,翻看招股书,能发现不少蹊跷之处。有两家企业成立当年便跻身晶华微的大客户之列,分别为志合电子与新贵晶科技.


志合电子成立于2018年3月,成立当年便成为了晶华微的第四大客户。调查发现,志合电子曾是晶华微实控人吕汉泉的关联企业,吕汉泉曾委托他人持有志合电子40%的出资额,不过在2020年9月全部退出转让。除此以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吕汉泉还通过陈晓玲对志合电子出借746万元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据了解,晶华微对志合电子销售收入从2018年的297.31万元暴涨至2021上半年的1605.86万元。晶华微对志合电子这四年的销售占比分别为5.81%、14.16%、6.14%、15.83%。2019年及2021年志合电子都是晶华微的第一大客户。


除了志合电子之外,新贵晶科技也在成立当年便成为了晶华微大客户。资料显示,新贵晶科技在2018年11月成立,在2018年便成为了晶微华第二大客户,2018年的销售收入为428.04万元,销售收入占比达8.51%。2021年上半年,新贵晶科技仍是晶华微的第五大客户。


志合电子、新贵晶科技与晶华微的联系实在蹊跷。



除该问题外,晶华微还有不少问题。


如吕汉泉、罗洛仪夫妇及罗伟绍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90.14%的股份,本次发行完成后将下降至67.61%,但仍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发行人于2020年12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8日期间,晶华有限未设置董事会、监事会,设置一名执行董事即吕汉泉、一名监事即罗洛仪、罗伟绍为总经理;2020年12月公司聘任郑德安为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3个月后就离职了;发行人报告期内存在与关联方或第三方直接进行资金拆借、通过关联方或第三方代收货款、利用个人账户对外收付款项等财务内控不规范等情况。


虽然部分问题都得到了整改,但这都能反映出实际控制人存在一定的问题。


晶华微的业务本就在”退潮”,公司还有诸多问题,但却决定募资7.5亿,甚至,募资额度是公司的总资产的两倍还多。


市场是否愿意为晶华微的巨额募资诉求买单,几日后答案自会揭晓。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