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绿地收购广西建工的背后
前两天说了一下绿地收购广西建工的事情,发现广西和我一样存疑的人不少,这两天又深入地挖掘了一下,发现这事背后不简单。
首先,来看看这两家企业吧。
绿地集团的全称是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于1992年成立于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属于上海国资控股的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
绿地集团趁着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东风,一路攻城掠地,在加强主业发展的同时不遗余力地进行多元化扩张,已形成了以房地产、基建为主业,消费、金融、健康、科创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多元经营企业集团,实施资本化、公众化、国际化发展战略,2022年位列全球企业500强第125位。
绿地的多元化经营多以收购、设立、投资等的形式运作。截止目前,绿地集团收购控股的企业有:
2015年6月,以12亿元收购贵州建工70%的控股权;
2016年2月以9.56亿元收购江苏省建55%的控股权;
2017年9月以10.7亿元收购西安建工66%的控股权;
2018年10月以14亿元收购天津建工65%的控股权;
2019年8月以35.76亿元收购广西建工66%的控股权。
另外,绿地还有绿地城投、绿地城建、上海水利等基建公司。
这样看起来,绿地集团一路买买买,好像是一个不差钱的金主,其实不然,那只是绿地光鲜的外表。我们来看看绿地2021年的年报就知道了。
2021年,绿地集团总资产14690亿元,总负债13052亿元,负债率88.8%。(注意,绿地集团的资产主要是未售房产和土地,也就是说只要房产下跌10个点,绿地就资不抵债了。)
再来看看广西建工的情况。
先来看看广西企业十强名单:
广西建工在2020年是广西第二大企业,营业额就达到1130多亿,净利润16亿多,
总资产为1858.28亿元,总负债1659.07亿元,净资产199.21亿元,资产负债率89.28%。
广西建工并没有外界说得那么不堪,虽然负债较高,但绿地负债不高吗?
既然绿地负债高企,为什么还要一直买买买呢?答案就在绿地的一纸公告中。
2021年,绿地突发公告,绿地由房企变更为土木建筑公司。
绿地转型了,不再是房地产公司了,是一家建筑公司了。
为什么能够转型呢,2020年度,绿地的总收入为4561亿元,其中基建收入为2334亿元,占比51.19%,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2829亿元,基建收入为1574亿元,占比55.65%,
按照《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导(2012年修订)》的相关规定,符合更改公司主营的规定,所以绿地就由“房地产业”变更为“土木工程建筑业”了。
那么,绿地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地变更主业呢,绿地的所有操作都指向了一个目的,避开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首当其冲的便是房地产监管的“三道红线”。
2020年底,绿地集团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是84.1%,净负债率是139.2%,现金短债比是0.97。三道红线一条不落地都踩中了,尽管绿地在2021年2月宣布其现金短债比已经达标,但从2021年上半年的情况看,绿地仍然是众多房企中债务情况比较严重的房企之一。
作为拥有战略眼光的绿地当然就想到了摆脱监管的好办法,于是变更企业主营就成了绿地不二的最佳选择。这样,三道红线就对绿地失去约束作用了。
我们的广西建工也就成了绿地摆脱监管的最优助攻手。
其实,像广西建工这种企业,在全国多得数不胜数,我为什么说广西建工在广西算是优秀企业呢,首先,广西建工不缺业务,这是企业活下去的关键,只要有业务,就有利润,债务问题就有解决的可能,况且象广西建工这种国企,完全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换空间来化解债务。广西建工的最大问题是领导层的管理不善和腐败造成的。
另外,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化解广西建工的问题,比如最常用的剥离一部分债务,再处置一部分资产,然后把剩下的优质资产打包上市,全国有很多省份的建工集团都上市了,走的就是这个套路。再不济还可以卖给广西投资集团这种广西自己的企业,自已掌握主动权总比靠别人强吧。
广西为什么要独独把这种广西本来就稀缺的龙头企业出售了呢。
虽然说出售给绿地还是国企,但绿地是上海的国企,这和是广西的国企是有根本区别的。生意无省界,但企业是有省界的。
广西最应该做的是想办法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而不是简单的一卖了之。
哪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不是有一大批超强的企业支撑的,中国哪个发达的省份不是靠强大的企业支撑的,没有自己的强大的企业的国家和省份怎么可能会发达。
评论
猜您喜欢

四环强化豪华基因,AUDI开拓智电出行 上汽奥迪要双品牌布局
2025-04-24

SGS出席上海气候周"气候灯塔"活动 携手友达数位共绘低碳转型蓝图
2025-04-28
上汽大众与10家产业链企业签约 以“造生态”打造合资样本
2025-04-25

福田汽车利润暴跌九成,扣非净利润亏损 福田戴姆勒传欠薪
2025-04-27

网爆:“男子称炒股11年狂赚6000多万”火了
2025-04-25
纯电续航突破350公里 上汽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首秀
2025-04-24

长安汽车李鸿彪:具身智能非跟风,没核心技术的车企很难活下去
2025-04-25

又一款合资新能源爆单!真诚不是最好的必杀技,价格才是?
2025-04-28
联系我们
添加财经导师微信,邀您加入财经讨论群,随时交流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