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梨泰院的踩踏,到银行的挤兑风险
昨晚的万圣节,在韩国的梨泰院发生了一起震惊全世界的踩踏事件。
据最新披露的消息来看,这个事件已经导致153人死亡,103人受伤...人数还在攀升中。
在几个社交平台上,今天一整体都是一个刷屏的状态。
看了一些亲历的朋友分享,现场惨不忍睹。
由于口罩原因,不少人的情绪需要“释放”。
今年,又适逢韩国防疫的首次放开(22年初取消了强制口罩的法规)。
因此,昨晚的万圣节是韩国近几年来最热闹的1次了(10月初开始,30号是倒数第2天)。
万圣节对于韩国人来说,也是“舶来节”。
而梨泰院附近有着不少外国使馆和外国餐厅、夜店,属于首尔万圣节氛围比较浓郁的地方。
自然而然,当天吸引了大量韩国年轻人前往。
事发的小路是,梨泰院地铁站前往酒吧街最近的路线。
因此大多数的人会选择从这条小路进出地铁站和酒吧街(详见上图)。
从一些网友拍摄的现场照片来看,这条小路很窄(大概也就比一辆车略宽),而且还是一个坡道。
网上传得比较多的说法是,现场聚集了10万多的人。
这个数,大概指的是梨泰院的全部人,这条小路内应该不至于能塞满这么多。
但从一些媒体披露的照片来看,人口的密集程度也是不少。
一、
为什么会发生踩踏呢?
目前来看,大概率是因为坡顶的斗殴冲突,导致了人群混乱的推搡。
最终因为人员层层推挤、摔倒、积压,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从一些亲历者的反馈来说,现场整体混乱,几乎就没有什么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极个别的警员在现场,但也没能起什么用处。
很难想象,在首尔会发生这种事件。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地方的管理疏忽,兴许这个才是导致踩踏的根本原因吧。
当然,现场也还有让人心寒的部分。
踩踏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马路的一面的是踩踏人群的“哀嚎”,另外一面则是酒吧喧嚣的音乐和人们兴奋的嘶吼。
不可谓是讽刺。
放个人身上,其实已经很多年不喜欢往人堆里扎了。
但凡看到人山人海,哪怕决定好的行程都是扭头就走。
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去了几次,要么是挑工作日人少的时候,要么就是花钱买FB。
实在是接受不了花时间和精力去和跟一帮人,人挤人。
以前觉得,可能是年纪大了,不喜欢“热闹”。
现在看,大概率是“求生欲”。
二、
下午刷这个事件新闻的时候,脑子里偶然间闪过了“银行挤兑”。
如果放前2年去聊这个话题,估计大部分朋友的看法肯定是越来越低。
但今年来看,这个想法可能就变了。
主要还是当前经济环境下,银行本身经营、抗风险...都将面临不小的考验。
很有可能存在扛不住的小银行。
这几年,不少地方解决金融风险的视角,大都在把资源集中在了一些稍大一点的银行身上。
以前几年的中小银行专项债券为例,大多省份资金面向的对象都是一些城商行、农信等机构。
但是,如果自己去看的话,应该不难发现。
区域覆盖的银行数量,属实不多。
有些省份,比如山西、辽宁,是专项给的2个新银行(山西银行、辽沈银行)。
至少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覆盖的机构还是十分有限的。
一个区域的银行机构大概是由什么构成呢?
这里以四川省为例,共存续161家商业银行的,基本都是农商和村镇(城商行12家,农商行76家,村镇银行53家,信用社19家,民营银行1家),占比80%+。
其中大部分银行的注册资本仅为5亿元以下(112家,占比69.5%)。
注册资本 5 亿元以上银行共 49 家(四川唯一1家民营银行新网银行,也位属其中)。
*所以,这里要插一句,别老觉得民营银行小,其实光从注册资本来看就已经不算“小”了。
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背负历史“包袱”新成立,由区域整合信用社资源的方式组建的新银行。
这个光从2017年到现在,就有13家是如此情况。
当地,资产规模6000亿以上的。就2家,成都银行和成都农商行。
但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是四川农信(历史延续至今),1.8万亿的资产规模、1.5万亿的存款、5131个网点。
你放到其余区域去看,其实情况基本类似。
那四川的“风险”,主要是怎么化解的呢?
上述聊的整合新银行是一种模式,而另一种则是之前鼓励的中小银行专项债券。
四川省主要是在21年的时候,发行了中小银行专项债券,有114亿的规模。
但仅覆盖了区域内的21家机构(4家城商行、10家农信社、7家农商行)。
且注资方式,主要采用的是转股协议存款,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
而且,这个可以在转股触发事件发生时,转为银行普通股。
要么正常逐步退出,视情况,也可以靠转让股份退出。
那还有没有风险?
从其它区域来看,可能还有吧,且看后续了。
对了,之前大家比较熟悉的“恐龙银行”(自贡银行),也是21家中的1家。
为什么是呢?
大家应该多少能体会吧~
那还有多少会是类似的呢?
大家再看看上面的银行数字。
但凡有些情况,兴许就会是一次“挤兑”。
三、
某乎上关于这个问题,最热的一个回答是国庆期间,上海外滩的武警拉链人墙。
这个拉链人墙,每逢节假日人多的时候,总会出现。
也总有“喷子”每年都会去碰几句,要么人民素质、要么体质问题...
但很少人知道,这个其实是14年“血的教训”(哎,这个其实也是意外中意外,上海其实已经很尽力了。奈何总有“奇葩”生事,很无奈)。
有时候,你怎么管这么多?你怎么都不管管?
这2个问题的尺度,还真是难抉择啊。
评论
猜您喜欢

专家建议,按孩子数量给家庭发钱!并减免社保和所得税
2025-05-12

中美联合声明释放积极信号,“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霸凌已经完全失效”
2025-05-13

新能源、自主、出口成为全新增长引擎 东风汽车前4月销量公布
2025-05-12

智驾禁止吹牛后,隐藏式门把手再遭整顿
2025-05-12

美商务部长谈“特朗普关税”:10%的基础税率将持续存在!
2025-05-12
混动市场双雄对决!吉利银河星耀8vs比亚迪汉DM-i终极对比
2025-05-12
直接竞争丰田埃尔法!30.98万起的魏牌全新高山底气何在?
2025-05-13

长安辟谣反击战:央企公告何以遭遇舆论绑架?
2025-05-11
联系我们
添加财经导师微信,邀您加入财经讨论群,随时交流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