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财经大事

贝壳经纪人吐槽借薪制,天价薪酬高管终于“坐不住了”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财圈社 刘书宁】贝壳这段日子可以说是在朋友圈被刷爆了!两位高管一年狂揽12亿,全国40亿经纪人,都在给二位打工吗?



贝壳董事长彭永东个人年薪增长了84倍,爆炸式的增长让小编也表示震惊!贝壳前董事长左晖说要“做难而正确的事”,可他的继任似乎并没有延续他的“长期主义”,在给自己疯狂加薪的路上头也不回地狂飙,让网友们直呼:太贪了!



社交平台上关于经纪人对贝壳的吐槽很多:


有网友爆料称,“有个朋友干这个,说社保跟公司一人一半卖一个新房十万业绩到手两万块钱,借薪制,没有底薪,但是他干的也不亦乐乎,说去年挣三十来万”。


没想到该帖子的博主直接回怼称,“如果去到别的公司,收入可能会翻一翻。我在链家待了14年,我出来以后不会说链家有多么不好,提成低点是摆在明面上的,在链家待的久了,就会感觉出去以后没有平台没有流量,倒是真的出来以后,一切可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事在人为。”


不少网友在下面回复博主,14年的工作肯定也是有过辉煌的,但是全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也不是很现实,也要考虑到平台给的资源。



事实确实如此,对中介来说,好的平台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的贝壳似乎是有点变味儿了。如果说还是相信所谓“大平台”的加持,那其他表示“收到负数工资”的网友真是所托非人了。


相比于现在深陷“高管薪酬”争议的贝壳,曾经的贝壳也是风光无二的,创造了无数个业界“第一”。比如说,为了打破中介恶性竞争,左晖时代首创了ACN模式,通过过将房产交易链条拆分为多个角色,比如房源录入人、房源维护人、客源转介绍人等,每个角色根据贡献获得相应的佣金分成,打破了传统的房产中介行业零和博弈、效率低下的状况。


而如今的贝壳却已经开始对自身的反噬。疯狂涨薪在不断扩大高层和基层员工之间的分配问题。


“这种市场环境贝壳再不对经纪人好点,再逮着折磨,迟早都跑去其他平台,已经有些冒头...”



“19年在链家一个月卖2套新房,心里想两套房工资过万很容易吧,发工资才知道4000,马上离职有人,平台太黑了!”


除了对于基层员工薪资微薄的控诉外,高管薪资暴涨也会引发网友们的其他猜测。



不仅如此,从对贝壳薪资的争议也蔓延到了网友们对平台本身的质疑。




抛开薪资等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小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发现不少来自消费者的投诉。


投诉1:贝壳不履行义务,房东不予退款。



投诉2:贝壳找房代开发票公司不合法,租客房东共诉5750元损失。




投诉3:购房被强买贵且无性价比的贝壳团装,要求退款。



“找了贝壳里的中介带去看了两套房,图片看着还可以,线下看房简直两眼一黑。第一套房不知道多久没人住了,打开房门一大股霉味儿,而且墙壁、衣柜里边儿都发霉了[汗颜R]去看第二套刚好看到房东在打扫,只打扫了客厅,比第一套好一点,但是吧看着也不太好,阳台很小,阳台的护栏房东没打扫,有点儿脏,天花板也没打扫。厨房也有点儿脏,插电孔全是灰尘。”


投诉看到这里,案例已经不胜枚举。虽然不得不承认目前的房屋中介市场仍然是靠贝壳等大平台牢牢把握。但是,如果是如网友们所言,在基层劳动者和消费者两边吸血,让高管们赚的盆满钵满,不断激化矛盾,那是不是贝壳十几年的基业也要大厦将倾了?


有趣的是,在被吐槽之后,贝壳发布公告称,彭永东拟捐赠900万A类贝壳普通股。其中50%税后资金将用于居住行业服务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医疗健康福利,50%税后资金将用于应届毕业生等租客群体的租房帮扶。


被戏称是顶不住压力的补救措施到底能否挽回颜面还是未知数。但是没日没夜地干活,都不该只是“白白受累当牛马”。“借薪制”、“高管天价薪资”难道真要成为压垮贝壳基层员的最后一颗稻草吗?


你对贝壳高管薪资的看法如何?咱评论区唠唠~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