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授喊话双非大学生:能下工厂下工厂,一线城市没你位置
有个教授的言论火了起来,激怒了不少大学生。
事情是这样的,网红教授储殷在直播时谈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他喊话双非大学生应该立足当下,先找到一份工作,能下工厂就下工厂,一线城市没你位置。
教授的言论虽然让人听着不舒服,但是话糙理不糙。当下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从基层做起也未尝不可。
那么应届毕业生到底该如何找工作呢?
当下就业形势如何?
今年毕业季也即将来临,教育部数据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将会达到1076万,比2021届多出167万人。然而2011年至2019年9年间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也仅有174万人。由此可见,今年就业竞争很大。
如今大学教育已经成为普及教育了,大学毕业生只会越来越多。然而疫情当下,50多万家企业倒闭,还有一些企业裁员,就业职位只减不增。5月14日央视报道,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实行兜底政策。可见就业难题已经迫在眉睫。
储殷教授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
目前就业压力很大,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难了,应届毕业生只有先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才有机会去考虑未来。总不能一直在家里啃老,家底不够殷实的人又怎么活呢?
很多人在毕业的时候选择考研或者考公。
据统计,今年考研人数有457万人之多,高校录取人数却仅有110万人。考公更是竞争激烈,每年的岗位都有一定量,四五线城市就有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现象,一二线城市更难。
如果不参与考研考公,就必须自己求职。目前,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大多在一二线城市。相比之下,小城市的机会比较少,发展前景也比较局限。就业选择也是一个难题,该如何选择就业城市呢?
一线城市没你位置
以储殷教授的观点,一线城市没有双非大学生的位置。其实并不是,只能说一线城市没有庸者的位置。然而学历并不能证明能力,依旧有很多双非大学生在一线城市工作,而且是很不错的职位。
但是大部分双非学生并不具备出众的实力,只是平平无奇。也有很多985、211的学生在一线城市无法立足。因此,谈论这个问题以学校实力划分是很不妥的。
那么双非大学生能不能选择留在一线城市呢?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想要留在一线城市发展,肯定要吃更多的苦。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但是就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如果有自己的特长技能,能够得到企业认可,就职是完全没问题的。
可以留在一线城市,但在收入不够高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一线城市经济发达,消费水平也会更高。如果每个月的薪资只够日常开销,每月月光的话,不如去一个不是那么发达的城市。在小城市薪资或许不是很高,但肯定足够生活开销,甚至还可以有积蓄。
因此,是否留在一线城市发展需要衡量好个人能力。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什么水平了,去哪里发展看个人选择。前提是真实的个人定位,切勿好高骛远。那么第一份工作该怎么选择呢?选择下工厂会对以后有影响吗?
能下工厂下工厂?
工厂的工作并不丢人,但是如果有更强的实力为什么要选择去工厂呢?
相信大家都懂得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学好一项技能对求职来说至关重要。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建议选择更感兴趣的行业试错。如果喜欢工厂的工作,下工厂也是一种选择,但是不能因为工作停止学习。
在我的观点里,并不支持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就下工厂。初入社会,怀揣着梦想,拥有无限的创造力。第一份工作就是下工厂的话,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很容易就会磨平斗志。
有一种说法是第一份工作会影响一生,这样看或许有些果断,但也不无道理。
在做一份工作的过程中会逐渐清晰自己的个人定位,起点太低更容易自我设限。也切忌好高骛远,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只有进工厂的能力,那不如进入基层学习一些技能再改变现状。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就业难的情况下,选择很重要。储殷教授的话虽然难听,却也不无道理。只有认清自身实力,脚踏实地,才能闯出自己的事业。
对于储殷教授的观点,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评论
猜您喜欢

专家建议,按孩子数量给家庭发钱!并减免社保和所得税
2025-05-12

美国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最好现在就去买股票!
2025-05-09

路虎揽胜是如何拿捏瑜伽裤的?
2025-05-09
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多跌少 沪金跌近2%
2025-05-09

比尔盖茨宣布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用来挽救世界各地的生命
2025-05-09

中海46年口碑一夜崩塌!北京6大楼盘遭集体维权,业主怒斥:再买是狗
2025-05-09

长安辟谣反击战:央企公告何以遭遇舆论绑架?
2025-05-11
直接竞争丰田埃尔法!30.98万起的魏牌全新高山底气何在?
2025-05-13
联系我们
添加财经导师微信,邀您加入财经讨论群,随时交流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