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人车家全生态」,就是小米努力的方向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29日召开的高层论坛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万钢主席、尊敬的清泰理事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第一次参加百人会论坛。刚才听了万钢主席和欧阳院士的主题发言,收获特别大,而且现场拍了不少照片,回去准备好好学习。
小米作为汽车产业的新人,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米的情况。时间过得很快,小米汽车就是去年这个时候发布的,我们发布之后不到一周就开始交付,实现了发布即交付,首月交付了7000台。现在一年过去了,我们不到一年的时间交付了20万辆,算是在行业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这个成绩的背后,我想借这个场合表达一下感谢。
首先,感谢全国用户对小米的支持。在去年4月我们产品上市的首月,锁单88000辆,其中60%都是天使单,就是这些用户没有试驾过,没有看过车,就直接下单了。小米汽车的均价26万,我觉得这就是消费者对小米沉甸甸的信任,也是小米15年来始终如一,获得了大量消费者喜爱很重要的收获。在这里要对所有的车主朋友们表示感谢。
第二,对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也表示感谢。万钢主席亲自到我们工厂视察,并且当时还试驾了我们的车,给了很多建议。
第三,在这里更要感谢所有同行的支持。其实小米是汽车产业的新人,当我们开始做车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你们造车晚了,今天看来可能是刚刚好。正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等我们造车的时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用户消费习惯也成熟了,整个产业的供应链也非常成熟了。我今天一想,可能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回想一年前非常多的同行对我们小米汽车的发布表达了祝贺,更让我此时此刻特别感动的是在去年发布会的时候,还有五位企业的创始人董事长亲自到场捧场,这个真的也挺难得。有我们长城的魏总、北汽张建勇董事长,还有我的几个好朋友,李斌、何小鹏、李想,真的令我特别感动,他们现场为我们鼓劲加油,也借此机会对所有同行的支持表示感谢。
上个月我们发布了SU7系列的顶配小米SU7 Ultra,这款车是三电机系统,它的动力高达1548匹,零百到1.98秒,最高极速超过350公里以上。这样的性能是以往油车时代一两千万的神车才拥有的性能,上个月发布以后,定价52.99万,让我极为震撼的是,三天不到的时间,就销售了1万辆,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可能大家觉得这1万辆任务定得太低了,我查了一下,去年50万以上的豪华轿车全年销售12.1万辆。总之,我是挺激动的,超豪华市场对小米打开了大门。当时我是这么说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也是国产品牌全面崛起的时代,所以今天我们整个品牌自信心全面高涨,消费者买小米汽车愿意付50多万,其实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也是国产汽车品牌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像今天的传福总他们的车,包括李斌刚才讲的ET9,我们的国产车都在向高端挺进,而且在科技的突破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这背后是什么?我特别同意李斌的观点,技术为本、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我记得五年前小米就下决心五年投入1000亿,过去五年我们大概投了1050亿,预计今年的投入将超过300亿,只有海量的投入才能把技术做好,把产品做好。Ultra这辆车有很多技术,我不展开讲了,我只讲一条,它用的电机是小米完全自研,并且是自己生产的。我们以往经常代工,我说这一次我们电机也自己造,这个电机百分之百是小米自己造的,是已经大规模量产转速最快的主驱电机。正是有超一流的性能,我们才跑出了成绩,去年10月份在德国纽北赛道上跑出了6分46秒874的成绩,我们只跑过一次,成为纽北史上最快的四门车。那一刻我们每个人特别激动,都不太敢相信,国产车能在世界性能车的殿堂里面跑出这样的成绩。量产车今年以来去了五个国内主要的赛场,每个都是第一名。尤其在上海国际赛车场,是国内F1的赛车场,特别有名,我们也成为排名第一的四门车,这样的成绩甚至得到了保时捷的公开点赞。保时捷作为国际大厂,我们赢了保时捷以后,人家约我们下个赛道继续见,我说保时捷70多年历史,经历了无数挑战者,可能在他们眼里又来了一个,但毕竟我们还是赢了一回。GTR也点赞了我们,当然也有国内的同行祝贺我们。我们在高性能这个赛道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当然,我也非常同意大家的观点,智能电动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小米作为一个科技企业,也高度重视智能化,把智能化做好,对小米来说是我们的本分。智能化这个问题特别复杂,我今天不想展开讲了,按大家的基本来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语音控车。
第一,在智能驾驶方面,小米来得最晚,但是在过去三年里面我们团队非常努力,在过去一年里面我们从高速NOA到城区NOA到无图NOA,再到端到端大模型、车位到车位,包括VLM,我们已经全量推送,任何一辆小米汽车现在用的都是端到端的自动驾驶。
第二,我们的智能座舱体验还是做得相当不错,也是口碑非常好。这里我还讲一个简单的原因,我们经过了反复的争论,最后选了一个大号PAD的比例,为了考虑未来的软件生态兼容。我自己做手机平板这么多年,其实软件兼容往往是大家未来在座舱里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定制一些特别比例的屏其实给未来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第三,关于语音控车,我们几乎所有的命令都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包括超级小爱也支持了大模型,整个使用体验还是非常出色的。
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今天要特别跟大家讲智能生态。除了我刚才讲的座舱软件生态之外,我们也提供了一大堆硬件的生态。比如我们做了手机支架,很完美支持手机支架的车不多,用户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装支架。
除了支架之外,我们有哪些设计被大家好评?
1、我们直接在二排加了二排屏,因为我做了大量调研,二排屏成本很高,使用概率很低。但是用的人觉得特别有用,尤其是带小孩子坐第二排的时候,他要看动画片。遇到这样的场景的时候,对我们车厂来说就很痛苦,你装吧,成本很高,装完了,很少有人用,其实做选配最合适,直接挂个平板就是完美解决方案。
2、在车里面提供了很容易安装的智能香氛机、对讲机,包括智能双表盘,还有底盘灯。我们小米作为一个消费电子公司都有很好的方案来解决,特别丰富。
希望同行们共享资源,大家一起统一标准,能够有更多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记得在去年我们呼吁以后,已经跟几家伙伴达成了共识。现在大家在共享生态,很快小米的生态件会出现在同行的车上,我们也欢迎大家共享资源,我们一起把智能汽车的生态建起来,让消费者体验无与伦比的各种各样完美的智能体验。
在这里特别要讲,小米的战略是什么?「人车家全生态」,这就是我们的战略,把这些东西全部连起来,就是小米努力的方向。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特别愿意开放我们的生态和大家一起合作。
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