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财经大事

国服第一益生菌喷子饶毅,为什么偏跟华大过不去?

点击进入看点投诉平台,帮你曝光一切问题

【文/财圈社 小宋】“尹烨推广的益生菌,就是假药。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饶毅说。


相信绝大部分读者总有抱着试一试,万一有用的想法吃过益生菌。毕竟益生菌听起来就像是太上老君的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而价格又合适。像益生菌的热门赛道——便秘、减肥、免疫力、失眠、肠胃病等,都是人类身体上由各种特异性因素构成的顽固老毛病,一旦吃西药无果,很多人便死马当活马医,将目光投向益生菌。



还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益生菌具有安慰剂的性质,即哪怕你服用的是白开水,但只要你相信这是“仙水”,身体就会有好转的迹象。


拿最近很火的国产新冠药“阿兹夫定”临床试验举例子,首次给药后第7天临床症状改善的新冠感染受试者,阿兹夫定组占比40.43%,安慰剂组占比10.87%。


安慰剂组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浅显理解为这一组的患者认为他们吃的是阿兹夫定,但实际上吃的是白开水。喝白开水好转率占吃药好转率的四分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者会看到有评论真情实感地说某某款益生菌有效,跟风购买后,发现或许对自己也是有效的。


那益生菌是真神药?还是白开水,抑或是毒药?


1.科研圈对益生菌的最新研究和态度


饶毅说:“全世界研究肠道细菌的第一人Jeff Gordon,是我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同事。如果要发诺贝尔奖,公认他没有异议是三人之一,可能是第一人。他的研究都没有落地到应用上,他找减肥的细菌还没找到,其他人是瞎说。”


大家可能疑惑,不是说益生菌呢吗?怎么改说肠道菌群了?


事实上市面上售卖的益生菌就是提炼出的“好的”肠道菌群,一切益生菌的产品都基于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而研究不出结果的原因就在于肠道菌群的极度复杂性和个体之间肠道菌群的巨大差异性。


这就意味着,第一,肠道菌群不好研究;第二,研究出来的产品可能只对某一个人有用,对任何其他人都没用,甚至会破坏原来的菌群,让他们拉肚子。


那么如何定义“好”的菌群?如何证明服用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果这些都能证明,那么回复饶毅质疑益生菌疗效的尹烨,就不会只敢说我们发表了很多数量的论文和期刊。



而是直接拍出一篇论文,说发现了什么细菌,这种细菌吃了有什么作用,对人有什么好处,华大的某款益生菌里就添加了这个好细菌。


这样一来,不仅反驳了饶毅假药的观点,下一个诺贝尔医学奖也能因此直接出自华大。


有人说,华大发了那么多看起来很厉害的论文,他们应该科研很厉害,产品有保证,怎么会欺骗我这个普通人呢?


饶毅说华大参与发表论文,是其长期以来作为“自带干粮的国际科研民工”的一个伎俩,花钱给(常常是外国)人打工,为的是给国内各级官员和不懂科学的民众吹牛。华大自己的文章基本不解决科学问题、也不解决应用问题,以堆砌数据为己任。


2.逃不出保健品五指山的益生菌


要知道中国人,尤其中国老年人热爱保健品,认为吃保健品就是比不吃保健品活得长,活得健康,就像是吃了仙丹,每日快活似神仙。


保健品,普通人望文生义就是“保持健康的药品”,但实际上是“保持健康的食品”,是食品。


这就是为什么益生菌不能治疗疾病,不能在产品的宣传上,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因为吃益生菌就跟吃蔬菜,果冻,炸鸡的本质一样。


所以华大管他们的益生菌产品叫饮料,所以益生菌的蓝帽标识是营养膳食补充剂。



若华大止步于此也就算了,然而他们宣传益生菌能够降尿酸,杀幽门螺旋杆菌,保持女性私处健康……等匪夷所思的功效。


首先不管你有没有用,这些话已经远超保健品的宣传范畴,这一系列宣传都是违反广告法的。



图:批准受理的保健品食品的保健功效,宣传其他功效是违法行为


其次,“食品”如何能具备药品的功能?降尿酸的原理要么抑制尿酸合成,比如非布司他和别嘌醇;要么促进尿酸分解,比如拉布立酶或培戈洛酶……请问益生菌里的哪个成分有这些个功效?


饶毅称,“7月28日尹烨发文《华大到底发过多少篇菌群文章》中的全部论文,没一篇说过他的益生菌是什么,没有一篇检验过他的益生菌是否有任何生物学作用,更不用说治疗作用。而尹烨在文章中着重强调的几篇“重量级”论文,也没有提到任何生物学作用和治疗作用。


可以显而易见看到,华大论文只是发现了女性私处微生物的渐变特征,但卖的产品就直言能守护女性私处健康。




这篇论文的结果只是为减重提供新思路,而在产品宣传上就直接大言不惭“瘦出小蛮腰”。





跟一个只会做加减法的人,向外大肆宣传他已经证明了黎曼猜想没什么两样。


就像饶毅说的:益生菌如果被证明有用,国家药监局批准,推销的任何企业就不会只是自己号称,而是拿出药监局批号、拿出严格试验的真实结果。


谁不知道这样更好赚钱?哪还至于畏畏缩缩地在宣传上打擦边球?


3.益生菌的无效,华大自己也知道


华大益生菌在被北航生物学在读博士耿同学,以涉嫌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2345举报后,开始甩锅给客服:说有降尿酸疗效这都是客服自己的行为,跟华大没有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华大不认为自己的益生菌有降尿酸效果)。


然而在甩锅当天京东店铺主图上依旧在宣传华大益生菌降尿酸,防痛风等功效,这就意味着不是客服的个人行为了。




而华大还是能继续甩锅,理由是“京东上面的旗舰店与华大没有直接供货关系”,于是12345不予立案。



就是说益生菌是华大研发的,是华大生产的,是华大老总强烈推荐的,但是华大对一切的宣传效果和售后一概不负任何责任。



牛,太牛了。


中国科研但凡拿出研究钻法律漏洞的一半精力,也不至于今天这样。


有人会想,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管这干嘛?


《南方周末》2001年3月1日,发表时题为“保健品失控诱人浪费”中写了这样几段,或许可以解答。


应该意识到:保健品泛滥实际上是有害于中国人民的全体利益的。因为当人民把现在还有限的收入,过度投入到无益的“营养保健品”中去的时候,人民可以用于有益的药物的钱就少了。同样,当企业和商业热心地推销和不断翻新各种无益的保健品,企业和商业用于生产和推销对人民有益的产品的时间和经费就少了。实际上,中国有许多疾病有待于新药的开发和应用。厂商保健品市场的泛滥是对这些病人的实际利益侵害。所以,推出无益的保健品是损害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从中国工商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来说,有些人认为只要企业和商业有收入,对国民经济有好处。这样的看法目光短浅。生产无益产品,是经济发展中的假象。同样的经费和时间,如果投入到有益的产品上,那才是国民经济真正的发展。推出无益保健品的人常常不认为他们这样做有什么不好,有些人以为,如果顾客愿买,他们愿卖,是两相情愿,没有什么不对。故意诱人浪费,有道德问题。


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人出来批评欺骗民众的产品和行为,特别是当有些需要专业背景的问题的时候。在商业道德有较普遍问题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提醒其他不一定知道的人。这些虽然对我们的专业和我们本人的事业没有促进,常常还会引起某些人的责难甚至辱骂。但是,如果我们不提醒别人我们知道的问题,我们也就不会被别人提醒我们不知道的问题。


社会公德依靠大家努力。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
x
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