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析|2021重汽净利润大降但高于解放 新能源布局解放领先一步
国六赛道首战之年,法规升级引发需求波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商用车累计销售479.3万辆,同比下降6.62%;重卡累计销售139.5万辆,同比下降13.81%。
商用车市场由增长转为下降,行业竞争空前激烈,身处其中的头部企业表现如何?从刚出炉不久的财报来看,2021年一汽解放共实现整车销售43.97万辆,同比下降7.23%,其中中重卡销量为37.34万辆,同比下降5.34%;营业收入为987.51亿元,同比下降13.13%;净利润为39亿元,同比增长45.97%。
另一家头部企业中国重汽,2021年共实现整车(不含客车)销售41.09万辆,同比下降10.56%;其中中重卡销量为28.18万辆,同比增长1.22%;营业收入为933.57亿元,同比下降4.9%;净利润为43.22亿元,同比下降36.91%。
同一赛道的两家企业,市场急剧变化之下,均未能独善其身,但得益于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销量大盘基本稳定。不过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报告期内,一汽解放营业收入波动更大,但却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中国重汽净利润大幅度下滑,但仍比一汽解放多赚了4.2亿元。
毛利率不及重汽,解放卖得多、赚得少
“国六法规”落地的冲击之下,2021年一汽解放整车销量同比下降7.23%,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报告显示,2021年一汽解放营业收入为987.51亿元,同比下降13.13%,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149.3亿元。横向比较中国重汽,后者2021年营业收入为933.57亿元,仅同比下降4.9%,明显比一汽解放的波动更小。
不过一汽解放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却取得了净利润的增长,2021年净利润达到39.00亿元,同比增长45.97%。这和其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关系,2021年一汽解放多措并举、开源节流,全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3.97%,比上年同期减少144.11亿元。同时,由于2021年整体销量下降,产品质量保证费相应减少,一汽解放销售费用也同比下降33.90%至17.54亿元。
成本控制的效果还体现在毛利率上,在研发投入同比增加16.24%的情况下,2021年一汽解放的毛利率依然达到9.87%,比上年同期提升0.86个百分点,呈现出积极的一面。不过尽管如此,相比较中国重汽,一汽解放的毛利率依旧偏低。2021年中国重汽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3.1个百分点之后,依然达到16.8%,比一汽解放高出6.93个百分点。
得益于更高的毛利率,中国重汽在中重卡销量以及整体销量均不及一汽解放的情况下,净利润跑赢一汽解放。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重汽净利润为43.22亿元,同比下降36.91%之后,依然比一汽解放多赚4.2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比一汽解放赚得更多的同时,2021年中国重汽研发投入为32.8亿元,同比增长25.08%,研发投入增长幅度也更高。
轻卡预期不足,重汽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尽管赚得比一汽解放更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21年中国重汽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和净利润三项重要指标均出现下降,这导致其未来发展预期受到一定影响。2022年4月13日,国泰君安(香港) 发布研报称,下调中国重汽(03808 HK)中性评级,理由是中国重汽表现低于市场和预期。
从细分车型表现来看,轻卡确实在掣肘中国重汽的盈利能力。2021年中国重汽共销售轻卡129,068辆,同比下降28.7%,导致中国重汽轻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下降11.66%,经营溢利也由上年同期的盈利4.64亿元变为亏损5.68亿元。再往前的2019年,中国重汽共销售轻卡109,280辆,同比下降18.48%,导致中国重汽轻卡及其他分部经营溢利亏损11.12亿元。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重汽的轻卡表现与市场大环境呈正相关。2019年轻卡累销188.3万辆,同比下降0.6%,同期中国重汽轻卡销量为109,280辆,同比下降18.48%,经营溢利亏损11.12亿元;2020年轻卡累销219.9万辆,同比增长16.8%,同期中国重汽轻卡销量为181,013辆,同比增长65.64%,经营溢利4.64亿元;2021年轻卡累销量211万辆,同比下降4%,同期中国重汽轻卡销量为129,068辆,同比下降28.70%,经营溢利亏损5.68亿元。
从2022年来看,伴随着政策红利逐步消耗殆尽,以及运输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轻卡市场进入调整期,整体需求有所减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轻卡产品销量为18.2万辆,同比下降33.3%。这对中国重汽的盈利可能是一个不利因素。
与此同时,在财报中,中国重汽对于轻卡及其他分部2021年经营溢利亏损,解释为主要因法规改变,引致一些高毛利产品销售减少、新型产品初期销售规模不足够、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新收购的产业的运营还在调整中。这意味着,在蓝牌轻卡新政影响行业的大背景下,中国重汽还面临着产品结构调整等问题,这对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大考验。
当然,一汽解放也面临考验。2021年轻卡市场整体销量同比下降4%,一汽解放的轻卡销量也下滑到65,335辆,同比下降16.75%;2022年轻卡行业预期不足,一汽解放势必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相比中国重汽,一汽解放轻卡销量占比更低,对经营的影响可能更低一些。
重卡国内需求回落,解放面临重汽冲击
轻卡之外,重卡是两家头部企业更为关键的竞争领域。从2021年的竞争来看,中国重汽尽管同比增长1.22%,但重卡销量只有28.18万辆,相比一汽解放同期34.65万辆的销量,仍具有一定差距。
作为重卡市场的领头羊,一汽解放2019-2021年分别销售重卡27.52万辆、37.60万辆和34.65万辆,均是稳居行业首位。从销量占比来看,一汽解放2019-2021年重卡销量占其总销量的比例分别为81.90%、79.32%和78.80%。可以说,重卡既是一汽解放的经营之本,也是一汽解放的“护城河”。
从市场环境的变化来看,这条“护城河”正成为一汽解放经营的压力。当前,重卡市场受治超治限固定化、货运市场运价低迷、消费提前透支等不利因素影响,已经进入需求转弱的下行期。科瑞咨询预测,2022年国内重卡市场将回归到百万辆规模,同比下降近30%。这意味着,一汽解放赖以生存的基本盘将进一步缩小,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实际上,激烈的竞争之下,一汽解放正被中国重汽猛烈冲击。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3月份,一汽解放销售重卡1.21万辆,同比下降79.46%,中国重汽销售重卡1.53万辆,同比下降58.98%;2022年1-3月份,一汽解放累计销售重卡5.47万辆,同比下降67.20%,中国重汽累计销售重卡5.50万辆,同比下降38.48%。就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而言,中国重汽不管是下降幅度,还是总销量,均优于一汽解放。
一个对一汽解放更不利的消息是,在重卡细分车型牵引车的竞争上,一汽解放的统治力也有所减弱。去年一季度,一汽解放累计销售牵引车10.09万辆,中国重汽累计销售牵引车3.80万辆,一汽解放足足比后者多卖了6.29万辆牵引车;今年一季度,一汽解放累计销售牵引车2.61万辆,中国重汽累计销售牵引车2.35万辆,一汽解放仅仅比后者多卖了0.26万辆牵引车。
在牵引车这个极其重要的细分市场,一汽解放被中国重汽逐渐追上,主要原因是后者在市场下滑的情况下更能抗住压力。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牵引车市场同比下滑63%,同期一汽解放牵引车销量同比下降74.13%,表现不如牵引车市场的整体形势;中国重汽牵引车销量同比下降38.16%,表现好于牵引车市场的整体形势。
除此之外,国际市场的经营能力,也影响着两者的竞争。国内重卡市场收缩的大背景下,开拓国外市场是众多企业的选择,而这恰恰是中国重汽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国重汽起步较早,重卡出口连续17年保持行业首位;而一汽解放起步相对较晚,整体水平明显不及中国重汽。对比数据显示,2021年一汽解放在海外出口同比增加近150%的情况下,整车出口仍只有1.5万辆,还不及中国重汽的三分之一。
多重不利因素之下,一汽解放似乎要遭遇“滑铁卢”,但这并非绝对。按照行业预测,今年下半年重卡市场将逐步恢复,牵引车也将在需求的拉动下重现生机,一汽解放有望借此重振销量。同时,受外贸形势及行业出口总数等因素影响,海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中国重汽的海外出口优势,也将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一汽解放的毛利率和净利润均在提升,而中国重汽的毛利率和净利润却在下降,这显然对后者不太有利。
抢跑新能源,解放暂时比重汽快上一步
国家“双碳”战略引领未来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是未来竞争的关键。对此,一汽解放和中国重汽均认为,“双碳”政策推进之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引领性产品,并在新能源赛道展开一系列竞争。
从新能源战略规划来看,一汽解放致力于成为E时代全球商用车技术引领者、标准制定者、价值创造者,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整车销量目标分别为12万辆、32万辆和50万辆,技术路线上的选择是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路线全面发力;中国重汽没有透露明确的销量目标,但提出2025年前实现智能网联、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引领全球市场,在技术路线上同样选择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路线全面发力。
从研发投入和布局来看,一汽解放在2021年内发布了面向新四化和全球化的“解放智慧动力域”品牌和“15333”新能源战略,并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十四五”期间,一汽解放还将投入超过200亿元打造“四国九地”全球化新能源创新基地,投入超过100亿元,倾力打造以“零碳工厂”为标准,以氢能产业集群为特色的燃料电池整车与系统专属基地。
中国重汽在2020年投产了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该项目年产能10万辆,具备数字化、自动化、模块化与柔性化等特点;2021年中国重汽氢燃料电池重卡多场景示范应用、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批量交付,中国重汽黄河自主品牌氢燃料电池雪蜡车服务冬奥会;2022年中国重汽将开发及拓展以全系列电驱桥为主要路线的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整车,推动新一代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落地应用。
可以看到,抢跑新能源,一汽解放和中国重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路线并驾齐驱,并在研发上高度重视燃料电池汽车。但不同的是,一汽解放具有明确的销量目标和战略规划,中国重汽则缺乏明确的销量目标和相对细化的战略规划。
这种不同落到销量层面,是一汽解放在商业化方面更具优势。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一汽解放新能源整车销量为1,926辆,实现销售收入8.08亿元,新能源补贴收入149万元;2021年一汽解放新能源整车销量为2,228辆,同比增长15.68%,实现销售收入11.17亿元,同比增长38.24%,新能源补贴收入9136.94万元,同比增长6032.17%。同期,中国重汽则未披露新能源整车销量和销售收入。
不过援引2021年新能源重卡销售数据可以发现,同期一汽解放销量为546辆,市占率为5.2%,位居第九位;而中国重汽则榜上无名。进入2022年,一汽解放延续了对中国重汽的优势,不过后者进步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一汽解放新能源重卡销量为212辆,同比增长4140%;中国重汽新能源重卡销量为57辆,同比增长5600%。
这意味着,抢跑新能源,一汽解放暂时比中国重汽快上一步。不过从能源转型的角度来看,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变局刚刚开始,一切还充满未知数,中国重汽并非完全没有赶超机会。另外,从经营层面来看,当前新能源车对于传统商用车企业的盈利支撑仍不足。在最近接受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一汽解放董事兼总经理吴碧磊曾表示,受电池价格、竞争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新能源车盈利能力尚未达到公司预期。
财报解析 | 2021重汽净利润大降但仍高于解放 新能源布局解放领先一步
评论
猜您喜欢

福田汽车利润暴跌九成,扣非净利润亏损 福田戴姆勒传欠薪
2025-04-27

SGS出席上海气候周"气候灯塔"活动 携手友达数位共绘低碳转型蓝图
2025-04-28
上汽大众与10家产业链企业签约 以“造生态”打造合资样本
2025-04-25

网爆:“男子称炒股11年狂赚6000多万”火了
2025-04-25

长安汽车李鸿彪:具身智能非跟风,没核心技术的车企很难活下去
2025-04-25

又一款合资新能源爆单!真诚不是最好的必杀技,价格才是?
2025-04-28
28.99万起阿维塔11焕新上市,新增暗夜骑士版、入门即高配
2025-04-27

这届车企太疯!8.99万给星空天幕+3C快充,东风纳米不讲武德?
2025-04-29
联系我们
添加财经导师微信,邀您加入财经讨论群,随时交流财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