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滨江:智能制造与生产管理——数字孪生技术与物联网在汽车生产线的应用与优化
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以“引领新变革,共赢新未来”为主题,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10多场主题论坛、9场重磅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多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3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十二:元宇宙赋能中国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创新、机遇与挑战”上,上海纽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核云CEO陶滨江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新核云的CEO陶滨江,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我想说我们做很多东西是希望把这个东西创造出来,拿到实物。对于元宇宙来讲大家也可以想象,我们谈论很多在虚拟世界的技术,最终这种数据要服务于实体的,所以我们回到制造这端,来看我们在做哪些事情。
我觉得元宇宙最好的应用,最近在无人驾驶应用的已经很不错了,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在武汉应用,包括网友戏称为“傻萝卜”,也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论对于新技术应用落地的好与坏,至少大家有争议就是一件好事情,虽然说它傻,遇到一种障碍,今天早上遇到一个麻袋它停下来了,还有很多工程师在远程的操控。但整体来讲,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应用非常接近于一项新的技术,尤其对于元宇宙来讲,在物理世界的真实应用。大家一定要记住,技术的创新一定要反哺于应用场景,大概的情况下,现在很多应用场景都要反哺回到物理世界中。
针对物理世界的应用,先看看整个行业的格局。目前来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着绝对份额,基本每三辆新能源汽车售卖有两辆就是中国产的。刚刚看到最新的信息,比亚迪将今年的销量上调到400万辆,这个数字太恐怖了,全球来讲是绝对的地位。这里边的中国汽车销量也包含了特斯拉在中国制造的部分。
所以在这样大环境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绝对是弯道超车。当占领了比较“肥美”的市场,肯定会引起各界的嫉妒,早年在美帝国主义列强之下,他们总希望你就做低端的服装或者简单的零配件加工。现在做着做着发现我们把更肥美利润的主机业务给做上去了,他们就不爱干了,所以美国加征关税100%,欧盟是38.1%,上汽还弄了38.1%的sticker,这都挺有意思的。
所以被征关税情况下,体现的是我们背后各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是供应链优势,以安亭为例,汽车产业链都有布局。虽然是以研发设计为主导,周围的零配件,从三件的研究,包括汽车内饰,还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在长三角、珠三角整个大片区,供应链优势是中国独有的优势。
另外是自主品牌优势,常年给别人代工绝对是低毛利的事情,所以按照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微笑曲线来看,肯定要把利润空间往上去提,这时候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
第三个是市场优势,中国汽车需求量全球也是最大的,它不仅是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在当前的环境下,中国经常会忽然偏左,忽然偏右,这是一个常态,通过政策的治理基本也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会看到很热,供给就上去,这时候大家怎么办,所以出海是当前的进行时。
今年我们跟着客户去了泰国,泰国罗勇地区,那边新建的厂房,我看下来八成以上都是跟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的,都一窝蜂跑到泰国罗勇地区盖新厂房。为什么这么做?首先是中美贸易战,包括世界经济、政治经济会起一定作用。另外,沿着产业链转型,低成本的事情肯定要往海外的企业,因为那边的劳动力的确更便宜。
我给一个央企客户在那边刚刚新建厂,我就在大片的空地上看到一个景象蛮触动的,会看到三五名中国籍的项目经理在指挥着泰国籍本地的劳工修建厂房。这对比在二十年前,我们在江浙沪地区会看到很多日韩籍的项目经理或者主管,在指挥着中国的劳工做。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全球经济也在做轮转,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时代的变局。
在这样的变局之下,感觉好像经济发展也挺好的,汽车占有量也这么高,每三辆有连辆是中国制造,好像压力都很大。我跟客户来聊,上来就抱怨半天,一通说汽车主机厂又开始连降,自己成本又上涨,两头被挤压着,这个事情怎么办。说实在,我也不台东为什么中国企业做一做就会变成这样。但再往前推,长期来看,中国在一个产业链条,以“新三样”光伏为例,肯定是通过成本优势来吃全球市场,这肯定是对的。
新能源汽车或者整个汽车厂,肯定往这个方向去发展。所以大家开玩笑,中国努力半天,包括习大大也去法国,想办法把成本降到10万以内,想让欧洲人民买到一个非常便宜的汽车。紧接着法国人民卖给咱们一个爱马仕的包包10万块钱,一个新能源汽车和一个爱马仕包包都10万块钱,怎么说理,就是一块皮革。有些女性认为说这值那个钱,那就值,我认为新能源汽车肯定值的,但这事儿短期内,从经济账上大家还算不太过来。但长期来看,因为肯定核心硬技术还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成本又足够低,而且这个足够低不是像西方国家说压榨劳动力来的,我觉得还好,只能说怎么比较刻苦一些,包括周六还在开这个会,这个事在欧洲根本看不到,欧洲都喝酒看球去了。所以这点上我们还持续的在成本端还是要继续加强在技术上的投入,在数字化层面上投入。
所以我们也把汽车行业的痛点从研、产、供、销都做了简单的罗列,我今天重点讲讲质量这个事情,因为范围比较大。从质量层面上,汽车行业要沿着16949这种规范,会看到从质量数据的全流程记录。这里面有个难点,它不仅要求一个主机厂最后出去的质量,它要求的是上游产业链从一供、二供,甚至非常小的零部件供应商,所有数据全都汇总起来,这个难度就巨大了。说中国产业链完整,这是一方面。另外一点,还得把数据都完成质量追溯,必须得通过数字化手段。
所以元宇宙也落了地,元宇宙的数据来源于哪儿?大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大家想用一个新的技术全都挪到数据世界了,数据源从哪儿,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有点意思,这是大家要关注一下的。元宇宙的数据源从哪儿来,所有都跑多云端了,数据还是来源于物理世界。
所以整个汽车链路中也看,我们把工厂生产过程的模拟全都列出来。我觉得从计划到过程质量、生产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再到物流的管理,这就是在一个厂房内,或者在一个主机厂链条内发生的事情,这些都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给串联起来的。在这个串联过程当中就有元宇宙的一些应用了。这个截图是团队截的微软在去年底一个发布会上讲的元宇宙应用,还是像科幻片概念,戴个VR眼镜,过去之后这个设备有什么问题就出来了,挺魔幻的。但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
元宇宙这个概念再往前推就是英伟达和西门子推的Omniverse,在2022年发布会上提出的,所以Omniverse技术的成熟,再到工业场景结合着西门子的落地应用,我觉得这里面的未来趋势还是有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一步步的往上走,不要一下跑到云端,所有数据全都孪生掉了。孪生出来做一堆看板没有意思的,领导参观企业看看板他也看腻了,天天跟看动画片似的,真的没劲。还是要回归于物理世界的本源,拿汽车脚垫一个内饰为例,上周嘉定这边的客户,产值从三个亿涨到七八个亿,就单纯一个汽车脚垫,工艺很简单。但特斯拉、蔚来、理想都要求这个汽车脚垫怎么生产的,哪个工人生产的,设备怎么冲出来的,过程数据怎么样,到供应链数据,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大的技术战略要从小的场景入手,才能慢慢找到商业的价值。
所以我们沿着整个链条环节,通过完成数字化,中间配有我们一个SaaS的产品,把一个工厂搬到云端,工厂搬到云端之后,通过元宇宙的技术,可能对它做一些流程的模拟,做一些空间的再造、规划,都是有可能的。一个工厂弄完之后就是沿着供应链上游网上商,他的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再联起来,一个个工厂在云端建模,一个产品生产之后它的链条数据就都掌握了。
这里面说区块链技术也有,但现在区块链用在哪儿,好像也没太用。大家一定要讲具体的应用,脱离应用场景的技术研究都是耍流氓。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列出来,我们从计划域、制造域、制造域、设备域,财务、KPI、供应链和物流,我们搭建了一个个的商品模块,中间放一个AI。我们现在是套的海外的模型,基于此推出针对汽车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至于在云端,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飞书、钉钉等等来做访问,管理你的工厂,这是我们在去推的一个架构。这是我们的产品架构。
举个例子,Hengli也在做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只是拿这个案例来做我们实操层面是怎么落地的。我们解决他这几方面问题:首先是全面质量问题。它上MOM系统最大诉求就是解决质量追溯的问题。因为他之前被美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厂商罚了120万美金,就是因为这批次出问题了,但没有给我追溯到到底哪个零配件出了这样的问题。针对这么一个小的场景,他就讲120万美金的损失,我投入500万把这事情一次性解决掉,他就赚了,就这么简单的商业逻辑。
所以大家得看推出一个技术,客户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不要又不管场景,又不管客户为什么付费,上来谈技术,也不太对,有点太虚,要落地一下。要落到工厂端沉下来,看看生产制造端到底什么问题,问题其实非常多。我们现在谈论技术很高大上,AI、生成式的AIGC、元宇宙,如果去工厂端一看,觉得还是挺落后的,代差非常大,我们可以关注起来。所以我们会从QCD层面上帮他提升整个项目的交付目标。
最后针对几个操作场景看一下实操。我们给到落地,从热处理怎么去连,炉批号,全流程拿到。再到装配车间,再到喷涂计划怎么去弄,给落到车间里面,给他一个商业工具,让他无论手机端也好还是PD端也好,还是高大上的工控机也好,能解决他的问题,这是我们去做的。最后达成准交的目的。
最后讲讲AI应用,我们现在做了几个场景,因为我们掌握了很多工业场景和数据。从入库的IQC开始我们就掌握这个数据,再到计划,哪个工位上的生产,过程当中每个质检数据,再到入库做个成品检,再到发货的时候盖有OQC。这里面几个场景可以提前剧透一下,因为没有发布。第一个场景,大模型弄了之后,像拧螺丝这个事,用大模型是非常简单的。它就像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二十一二岁,可以7×24小时工作,你要训练它你这样拧螺丝是对的,它就会7×24小时帮你在工厂里做巡检检验。
第二个,现在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是很强的,基本一车一泵,根据客户每个需求再去出厂。一车一泵的时候,是否按照这个特定用户的需求,把这个泵配置对了,现在都是人工在检验的,人工拿个清单在查。包括现在大模型推出视频流的识别能力,基本转一圈它就识别出来,而且不用担心它的情绪问题和假期的问题,反正72小时来回转,所以这是比较符合这种场景的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无论元宇宙也好,大模型也好,大家得找细分的场景,越细分越好。一车一泵这个事就是看一下,这个场景有什么可做的,不好意思,现场客户就有这个需求,这就是多少钱的问题。大家可以从这点出发,这是我们从工程角度,或者从商业化产品角度我们会经常思考的问题,也希望我们思考问题的思路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给新核云做个广告,新核云连续两年在汽车零部件Mas获得了市占率第一。成立了十年,主要做汽车零部件、3C智能硬件和装备制造。公司成立到现在,我们服务了三千多家客户,完成了C轮融资,有九个投资机构投了我们。现在新能源汽车、3D智能硬件和装备制造也是我们服务比较多的客户。也希望在这个论坛上多跟大家交流,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核云公众号,包括新核云的抖音号,感谢大家的时间,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