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吉兵: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动力电池论坛上,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 江吉兵
大家上午好,我是亿纬锂能江吉兵,非常开心参加今年电动汽车百人会,向大家汇报亿纬锂能的产品技术。
在去年6月18日我们首次发布了大圆柱电池品牌,OMNI全能电池,介绍了我们的6C、9分钟超充技术,超强的低温性能和底部磕碰防护技术。
目前我们的大圆柱电池,亿纬锂能首家实现量产,截止到上个月累计出货超过5万台,零安全事件,零重大质量问题。国内目前我们与多家主机厂开展项目合作,国际上,宝马近期发布的新时代车型首发搭载的就是我们大圆柱电池,可以看得出来,整个主机厂对于大圆柱电池的认可和青睐,以及市场上对于大圆柱的声音也越来越强。
今天我在此发布OMNI全能电池,主要向大家汇报亿纬锂能坚持和发展大圆柱电池的初心以及它带来的价值。
圆形是宇宙、科技、文明的共同语言,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到今天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伟大发明都有圆的印记和元素,回到人类自身,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就是圆满,可以看得出来,圆是完美的代称和符号,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圆形驱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提出螺旋曲线,实际上这就是电池的卷绕,首次运用方程描述了动态曲线,到五世纪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提出了圆周率,让圆在工程化应用中精确量化,这为后面圆的应用创造了新的高度,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称为机械化,人类文明从此从农业社会走向了工业社会,我们看到了蒸汽机的飞轮是圆形的,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称为电气化,所看到的内燃机气缸也是圆形,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我们看到了计算机的芯片晶圆也是圆形,我们看到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是圆形的探索与应用史。
展望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称为智能化是不是对圆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大家都知道,汽车是内燃机与计算机的融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次深度交融,我们看到汽车前进的动力是气缸赋予了活塞能量,所以汽车向前驱动,而晶圆诞生之后产生的芯片赋予了控制与灵魂。到如今,晶圆从12英寸逐步向18英寸发展,更小制程的芯片,从汽车芯片过去28纳米到14纳米,到现在的智能驾驶,英伟达7纳米,一个芯片的算力达到254TOPS,后面的产品做到4纳米,算力达到2000TOPS,几乎是它的8倍。智能驾驶的背后是大量的数据处理,我们通过算力的升级,算力升级的背后不只是计算能力更强,更小制程的芯片可以让信号传输延迟更少,缓存能力更强,同等算力下的功耗产热也更小,所以算力的升级让我们的电动汽车智能化成为了可能。
而我们用电池替代内燃机,通过能量升级赋予前进动力,让电动车的发展成为了现实。亿纬锂能是一家聚焦多场景解决方案的锂电池公司,我们深耕圆柱型电池22年,累计出货超过30亿颗,我们也相信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是不是对圆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所以我们也认为,经过过去四年对大圆柱电池的理解、研发和应用,我们认为大圆柱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优解。
为什么说大圆柱是新能源汽车最优解,我们想结合汽车工业的几大特征谈一谈,为什么我们这样认为,它的价值是什么:
一、大圆柱电池标准化,它完美契合了汽车工业的效率要求。
100年前,福特汽车发明T型车与流水线,让整个汽车工业正式迈入标准化时代,而新能源汽车过去10年发展,电池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配置错位问题,我们看到整个电动汽车从燃油车改装到电动车到全面电动化平台,再到底盘平台化,我们过去的电池多样性是限制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效率提升,背后带来的就是成本,大圆柱电池因为其制造工艺的标准化到系统设计的标准化,可以实现效率的不断提升。
这里可以看到大圆柱电池300PPM的制造效率是方形电池的10倍,而我们的制造工序进一步缩短到10道工序,从而让电池的在线时间缩短到七天,而系统设计,标准零部件到标准存储工艺让整个电池配置也变得标准化。这样一来,带来的效率就是我们在产品迭代升级过程中面对多样化场景需求和性能要求,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让标准化发挥魅力,让效率诞生更大的价值,让我们的汽车零部件作为能量载体,电池也成为一个标准的汽车零部件,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功能和性能的定义了,也就引入了第二个价值:
二、原位升级,以不变应万变。
因为市场灵活性的需求,汽车的迭代升级越来越快,如何在标准化前提下还能够快速升级汽车的功能性要求,大圆柱因为以不变的尺寸,用成熟的材料化学体系能够实现不同电量匹配续航,用不同的快充时间及功率满足汽车的使用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电动汽车在电池环节的研发时间缩短到3-6个月,而整个研发费用也可以进一步下降80%。比如研发人员的投入,零部件的开模费用、产品的验证费用,产线制造、工装夹具的调整费用都会大大下降。在这个价值理,原位升级,以不变应万变的逻辑之下,让我们整个电池发展会迈向一个更高的高度。
三、零膨胀,让应力管理成为过去时。
圆柱电池从生命初期到生命末期因为阿基米德螺旋曲线和圆形结构,让它的应力分布非常均匀,所以在整个周向上没有膨胀,而方形电池从生命初期到生命末期因为膨胀让应力管理,让系统存储变得更复杂。我们知道,在汽车工业里,整个汽车零部件都是标准件,都是直接集成,不存在还要做很多应力管理,让这件事变得更复杂。从行业一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在整个行业里,方形电池的售后质量问题中因为膨胀直接或间接引发的问题占比超过一半,大圆柱因为零膨胀可以做到全生命周期始终如一,从而让应力管理成为过去式。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认为圆柱电池更契合汽车零部件的要求。
四、本征安全,随心而性。
新能源汽车相比过去的传统汽车在保险出险率上高10%,为什么高这么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电动汽车的底盘下布置了满满的电池,在不同的道路工况下因为底部磕碰引发的电池故障甚至安全事件都大大增加,这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是对产品的担忧,而且也会花费更多钱。因为大圆柱采用钢壳,强度能达到550MPa,而方形铝壳的强度只有95MPa,从强度而言,大圆柱电池是方形电池的5.6倍。我们采用了双层热磁金刚,1500兆帕,我们在整个底部空间及强度方面做到了1000焦的磕碰性能,这是我们国标150焦耳的6.6倍,让我们的电动汽车能够无惧复杂道路工况。大圆柱电池从本质上解决了安全问题,消除了安全问题。大圆柱电池的本征安全让每位驾驶者都能做到随心而行。
以上就是我们站在汽车工业的几大特征来描述大圆柱电池之所以是新能源汽车最优解,首先从效率层面上,其标准化更契合汽车工业的效率要求,更高效。在性能层面上,汽车的快速迭代升级以原位升级,不变应万变来实现需求,研发性能的灵活性。三是零膨胀,让应力管理成为过去式,让质量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四是安全,让每位驾驶者都能随心而行。
大圆柱电池,新能源汽车最优解,这是我们过去一直坚持做的实行,我们也相信大圆柱电池,OMNI全能电池这个品牌能让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迈向新高度,让世界充满前进的能量。
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