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共谋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重庆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6月8日-9日,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主办。论坛共分16个环节,70多位嘉宾参与演讲互动,100多家企业参会,150多名媒体记者参与报道,与会听众累计近600名。





  在开幕环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为论坛致辞:“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以量取胜的上半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要抓住创新的‘牛鼻子’、做好协调大文章、贯彻绿色理念、用开放的姿态和全球化的格局达成共享的根本目的。”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表示:“汽车产业面临减碳、能源形势变革、智能化变革三重挑战,需要立足于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进行碳足迹研究,同时也需突破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短板弱项,保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与此同时,重庆市政府副市长江敦涛在发言中表示:“重庆正在成长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明确了两步走的发展愿景,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致敬中国汽车产业70年


  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70周年,回望民族工业砥砺之行,无数汽车人只争朝夕,写就了一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辉煌史诗。

  在此背景下,论坛特别设置了致敬“中国汽车产业70周年”环节,重庆市政府副市长江敦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重庆市政府参事周青,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邱现东,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天高,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陈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监李海鹏,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韩永贵,上汽集团副总裁杨晓东,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等莅临开幕式现场的嘉宾和其他众多业界代表登台留影,共同见证重要时刻。首日会议结束后,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张国智与嘉宾进行了交流会谈。

  汽车产业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

  在“开幕全体会议”环节,在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的主持下,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陈昊,上汽集团副总裁杨晓东,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汽车工业”发表主题演讲。

  朱华荣认为,在地区国别占比、市场竞争优劣势、产品结构、整零竞合格局等方面,全球汽车市场格局正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态势不可逆转,90%以上的新势力将关停并转。

  曾庆洪预判,虽然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两位数增长几无可能,微增长、淘汰赛、兼并重组将成为主旋律。面对挑战,汽车企业应如何战略布局?他的观点是:“有钱、有人、有机制,不发达都很难。”

  围绕提质升级,陈昊分享了三点体会:保持清醒,正视现实问题,举全行业之力突破关键技术;打造创新、完整、韧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坚持市场导向,抢占新能源汽车发展制高点。

  在杨晓东看来,“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汽车产业的家事,也是全社会发展的国事”。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不仅互为因果,同时也是推动整个汽车产业新格局的两大最关键的驱动力。

  张兴海的切身感受是:“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定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同时具备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的领先的核心能力,单打独斗没有盼头,只有开放合作、深度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相较于‘后半场’,我认为更应该是‘下一场’,因为‘后半场’给人好像要结束的感觉,‘下一场’竞争应该更加激烈。”陈玉东坦言,作为一家拥有100多年发展历史的零部件企业,博世希望今后能够拥有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的整零关系、更好的生态圈。

  余凯认为,过去汽车产业最新的技术一直都是在欧美日市场开发,然后应用到中国市场,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最先进的智能化市场,甚至可以形容为车载智能应用开发的“角斗场”、“健身房”。

  中国汽车品牌凭何“狂飙”?


  在“头脑风暴”环节,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副会长赵扬的主持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驻华高级顾问兼中国区负责人海博(Tamas Haiba),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长安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孙泽军,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孟祥峰,JFP Holdings董事总经理、首席运营官James O΄Neill围绕“擦亮中国品牌与中国汽车海外狂飙”热烈探讨。

  海博表示,中国越来越表现出全球汽车市场中心的作用,在欧洲、德国、美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中国和日本是可以影响其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心。

  张鹏认为,在产品品质、造型设计、技术创新、供应链体系等方面,中国品牌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更是走在世界前列,但也面临着海外数据管制、用户隐私等问题。

  孙泽军分享,中国汽车原来出口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目前这一情况逐渐改变,并是处于“吃肉”的环节,是盈利的状态。过去二十几多年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

  赵昱辉称,中国汽车尤其是头部品牌,基本都完成了从传统燃油硬件平台到新能源智能架构的过渡,目前产品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特别是智能化发展,让汽车不再是传统的出行工具,而是移动的智能空间。

  孟祥锋介绍,作为与新能源汽车以及电池关联性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法案,欧洲电池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电池的碳足迹。这也意味着,一旦未来电池碳足迹高于准入门槛,产品将无法在欧洲销售。

  在James O΄Neill心目中,中国国内市场很大,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可以积累丰富的运营经验,能够获取成本优势。因此在探索海外市场时,可以让目标市场以比较优势的价格买到高质量的汽车产品。

  赵扬总结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认清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比如世界范围内产业格局的重组,如何预防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非贸易壁垒等等,都是需要行业共同应对的问题。

  无人驾驶的远方有多远?

  在“前沿瞭望”环节,在北斗星通集团首席科学家、北斗星通智联科技副总裁张正烜的主持下,富士康电动汽车平台首席执行官郑显聪、黑芝麻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大陆集团车联网与架构事业群亚太区研发总监及重庆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仁亮、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总经理梁锋华围绕“高阶智能驾驶纵横谈”深度互动。

  郑显聪介绍,富士康成立的MIH联盟拥有超过2600个国际成员伙伴,汇集了来自亚洲、北美和欧洲的云端、软件、硬件解决方案领域合作伙伴。为了迎合主流市场,MIH强调开发可定制化和灵活的模块化车辆,并以高竞争力价格为目标。

  刘卫红指出,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已走向成熟,预计2025年中国新车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超过60%,今年年底部分城区智能驾驶会落地,2030年前L3自动驾驶将批量落地。

  顾剑民总结,智能驾驶的发展需经历三个阶段: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升级;实现驾驶员的辅助驾驶;将眼、脚、手从汽车上完全解放出来。当然,自动驾驶真正落地还要面临法规、场景等挑战。

  刘仁亮指出,近年来,汽车用户开始愿意为软件功能付费,这意味着未来的智能汽车需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安全、自由的轮子;二是高算力系统;三是高可靠的网联系统;四是便捷的交互系统。

  梁锋华判定,智能驾驶发展到终极状态仍很漫长,需要打持久战。安全、实用、商业闭环是智能驾驶汽车落地的根、本和魂。近三年内,城区主干道自动驾驶将有机会实现商业落地。

  汽车市场如何破“卷”而立?


  在8日下午的“全体会议”环节,在30秒懂车联合创始人吴广的主持下,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第一执行副总裁金文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杨大勇,深蓝汽车CEO邓承浩,睿蓝汽车董事长、CEO娄源发围绕“如何在内卷的汽车市场中突围”发表观点。

  金文辉表示,汽车市场洗牌加速,细分市场更是“加速卷”。对于如何“破卷”,可总结3个方面:一是重新思考与客户的关系;二是持续为客户提供更深层次的需求与价值;三是在为客户提供产品的同时,也为其提供生活方式。

  “开卷有益,与其抱怨,不如享受卷的过程。”在李学用看来,燃油车决定生存、混动车决定生死、电动车决定未来,2025年月销过万的车企可能只有8-10家,混动汽车将占比40%、燃油车将占比30%、纯电车将占比30%。

  在杨大勇眼中,卷会加强企业危机感。卷的过程实际是参与者的盛筵,这个时期的关健字是“熬”,熬得过就春暖花开,熬不过就卷铺盖走人。至于如何熬?降本增效,聚焦常态。

  邓承浩也认为,卷不一定是坏事,卷的过程中消费者最终获益,因为技术会越来越好,消费者的体验也会越来越好,无形中助力了汽车的发展。如何卷?一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目标;二是强化体系能力,在变革中找到卷王之路。

  娄源发则表示,卷既是危机也是机遇,睿蓝汽车就是卷出来的产物。内卷时代任何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价格战中没有胜者,这个时候更要坚守本心,在内卷环境中找到一席之地。

  ChatGPT会不会颠覆汽车?


  在9日的“头脑风暴”环节,在麦格纳亚洲区市场与传播总监于洪波的主持下,“人工智能带给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分论坛座无虚席。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智舱业务部和交付中心总经理王博、上海商泰汽车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武振宇、禾多科技商务副总裁王征、奈佳罗公司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兼汽车行业咨询总监王欢,LIASE GROUP联合创始人及董事Vanessa Moriel精彩互动。

  在Vanessa Moriel眼中,ChatGPT是一种工具,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我永远不会建议客户使用它。你可以把ChatGPT作为应用程序,了解客户想要什么,但我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很好地了解客户的工具。”

  王博介绍,ChatGPT的核心是大语言模型,大模型技术出现后,语音交互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展望未来,大模型将成为提升语音交互水平的拐点。让座舱变得更智能。

  武振宇也认为,大模型有助于实现人车充分交互的梦想:“现在人工智能很难让汽车真正理解人类的意图,但基于ChatGPT的大模型给我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

  曾经有人提出2020年是自动驾驶元年,但到目前为止自动驾驶依然需要很长的发展历程,这是王征不愿意对ChatGPT对汽车行业未来作出预测的主要原因,他认为自动驾驶面临着两个矛盾:一是人工智能,二是量产落地。

  展望未来,王欢提出:“我们非常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在数月之内,将有一些走在前面的主机厂迭代出基于生成式AI的智能副驾——整车的AI代理,通过模块给大语言模型发布指令,生成执行操作的操作序列或者操作计划。”

  如何洞察汽车消费新趋势?


  在9日的“头脑风暴”环节,在智己汽车战略规划与海外业务执行总监褚健的主持下,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执行董事张国富、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哈弗品牌执行副总经理乔心昱、哪吒汽车副总裁江峰围绕“把脉新形势下的汽车消费”深入探讨。

  张国富介绍,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结构中,25-34岁的人群消费占比接近50%,女性车主和高消费车主已经超过了燃油车,同时品牌阵营的偏好和选择的逻辑都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使用价值。

  在肖勇眼中,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有机会的是B级、C级别产品,目前消费者在选择高端新能源产品时,除了特斯拉还没有其它高端品牌印迹,因此在2030年左右,除特斯拉外,还会形成2-3个高端品牌。

  邓智涛则认为,新形势下应该努力实现汽车消费从“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转向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和对用户的服务上来,通过“内卷“向”外卷“的转变,提升整体汽车市场的发展。

  乔心昱预测,插电混合动力(PHEV)在今年或者明年将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1-5月,PHEV市场的爆发意味着城市用电、远途用油,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烦恼。

  未来将有多少家企业死掉?江峰没有轻言预判。他直言,一个企业的成立有着自己的初心,不管经历多少艰难困苦,至少为用户提供了他们愿意买的车,至少为企业的员工提供了实现自己才华的平台。

  企业家如何拥抱下半场?


  在“企业家高端对话”环节,在水滴汽车创始人兼CEO武卫强的主持下,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Jürgen Unser),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首席营销官CMO兼用户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李鹏程,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合伙人许思涛围绕“如何拥抱下半场”直抒胸臆。

  “步入下半场,智能化作为全新的价值点将重塑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成为世界各国激烈角逐的制高点。”张鹏认为,在全球智能化狂飙时代,智能成为由大变强的主战场,更是提升话语权的主抓手。

  在杨学良看来,汽车产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线的技术革新,而是集合了人工智能、无感交互、天地通信、跨界互联的多技术融合创新。车企既要保持传统核心能力的优势,又要开创新的革命性优势。

  温泽岳介绍,大众汽车集团正针对电子架构推进一项长远的计划,目的是建立覆盖集团和所有品牌的电子架构,其中包括自有的操作系统,将更多前瞻科技应用于未来的车型之中。

  “上半场只是小组赛,大家有实力、有财力都能拿到入场券,下半场才真正进入了淘汰赛。如果上半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话,到了下半场真正到了决胜之战。”李鹏程见解独到。

  下半场最大的机会和挑战是什么?许思涛认为:“下半场会有一些不信任因素增加。从一个‘大朋友圈’变成许多‘小朋友圈’。未来中国企业要大力进军东南亚市场,中日韩三国在汽车行业可能形成大整合。”

  混动“江湖”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在搜狐网副总编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晏成的主持下,阿尔特汽车董事长宣奇武,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总经理胡铁刚,广汽研究院院长助理、动力总成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祁宏钟,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动力技术专家彭航围绕“混合动力的江湖”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宣奇武认为,目前,中国车企对混合动力系统的开发要求越来越细分,不是简单把电量耗尽再启动发动机。因此,他认为未来混合动力的发展不会千篇一律,而是结合不同车型、不同使用场景、不同使用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

  刘鹏指出,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很高,而且基础设施配套做得非常好,因此,丰田在中国市场也会加大投入纯电产品,但不会“押宝”某一项技术路线,混合动力、氢能源等都会是考虑的范围。

  胡铁刚判断,未来A级车在中国市场会拥有最大的用户群,每年10万-20万元定价的产品销量大概占比为百分之五十。

  祁宏钟指出,电机和发动机都存在缺陷,电机缺陷是扭矩输出,发动机缺陷是能耗高,但二者结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二者是完美的组合,天生的绝配,长期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彭航认为未来的混动汽车主要是争夺增购、换购的消费者,因为让燃油车型用户接触混动车型会获得很好的体验延续感,同时又被混动车型新奇的功能和性能带来远超预期的享受,让他更加愿意接受或者更加愿意选择混动车型。

  产业链重塑的机会在哪里?


  在“圆桌讨论”环节,在亚仕龙(ASL)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小稚的主持下,浙江吉利汽车零部件采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靓、小鹏汽车副总裁李丰、湖北恒隆企业集团总裁吴其洲、麦格纳中国区总裁吴珍、中国电科-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云然及Automobility Ltd.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Bill Russo展开讨论。

  王靓表示,中国汽车行业凭借多年来的积累和发展,整体供应链水平已经比较成熟,自主供应链水平进步显著。但在高安全等级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可以利用规模化优势将产业链做大做强。

  李丰指出,近年来中国软件市场发展迅速、人才聚集,这对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来说是天然优势。软件最重要的还是质量与安全,国内软件市场尚未形成太明确的标准,很多规划还在摸索中。

  吴其洲希望主机厂能与供应商一起朝以下3个方向努力:一个是共同承担成本、费用、售后服务,建立合作关系;二是共同发展,而且是良性发展;三是遇到困难时要同舟共济。

  吴珍主要从2个维度上理解供应链的痛点:首先,整个汽车价值链的外延,不再仅仅是造车和卖车,而是更深一步地开拓和提供了汽车全价值产业链的商业契机;其次,没有自身的优化则无法跟上行业价值链的脚步。

  陈云然认为,伴随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软件越来越被重视。以前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是垂直的链性结构,但随着软件应用的兴起和普及,开始朝着网状结构发展,这就要求产业链更加专业与精细。

  Bill Russ强调,供应链发展应该是需求导航聚合。中国是最大的材料应用者,其中,材料加工更是电动车“市场蛋糕”的主要成分,这也是为何中国能与特斯拉打“价格战”的重要原因。

  如何共创智能电动汽车的美好明天?

  在“闭幕全体会议”环节,在《汽车观察》杂志社社长刘小勇主持下,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理想汽车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蔚来执行副总裁、质量委员会主席沈峰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的美好明天”热烈讨论。

  “中国自主品牌要想崛起,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文明竞争。真正的竞争是工程师之间的对决、技术的对决,而不是在这之外的东西。”尹同跃呼吁,汽车企业要保持理性,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依然任重而道远,企业需要有造血能力,违反商业逻辑很难走远。

  李书福在视频演讲中指出:“只有高水平竞争,才能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特别强调,安全是电动汽车必须要做到的基本品质,不能因为追求电动化而失去安全,更不能因为追求智能化而失去安全。而且,汽车企业必须主动承担环境责任,环境安全更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安全,汽车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该有所作为,不能回避,更不能走捷径、抄近路,任何有损于安全与破坏环境的“小聪明”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余承东看来,汽车行业到了拼体验的时代,华为坚定不移提升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能力,决心在智能化领域做到世界第一。他强调,华为不自己单独造车,但是会和车企联合造车,帮助车企造最好的车。“先跟少数几家车企合作,打造成功的样板,让大家真正体验到智能化的价值。”

  丁磊预测,新能源很快会彻底替代燃油车,市场机会比汽车当初进入家庭时还要大,这个赛道长期来看是一个朝阳产业。而朝阳产业的背后实际上是新旧动能的转换,体现在产品、供应链、制造、渠道、用户以及产业生态合作各个方面。

  朱江明表示:“汽车的电子成分越来越多,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再到整车域控,以及电池、电驱都离不开电子。电子零部件的加入以后,势必就让所有的解决方案更快的更迭,这样才能形成产品的竞争力。”

  卢放指出,中国汽车要想走向全世界、引领全球未来电动汽车市场,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反观过去几十年,欧美汽车占领中国市场都是靠技术,反过来我们要把中国品牌向国外输出并站稳脚跟,同样需要靠技术。智能网联、软件技术,以及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等,都要掌控在自己手中。

  马东辉预测,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预计可达到40%,2028年渗透率或接近85%。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2025年智能化还不能影响市场的格局,但普及的速度将会是电动化的2倍,电动化的普及可能需要2个周期(8年),智能化只需要一个周期(4-5年)。

  立足自动驾驶,沈峰认为两个维度特别重要:一是安全,二是体验。每年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人为因素是93%,大部分的交通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除了单车智能,如果能够实现V2V互联,碰撞的事情就会更少,从这个角度来讲,智能驾驶对人类社会有很大意义,作为车企要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

  主持人刘小勇总结道:“汽车产业近10年的热度,几乎都来源于两大热源:一是新能源,二是智能化。电动智能化对全球的意义,是让100多年庞大的汽车产业从一个昔阳产业重回朝阳产业;对中国的意义,则是通过换赛道的方式让中国汽车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大大缩短。”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