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202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比克动力林建:大圆柱动力电池将成为电动汽车新引擎

3月15日至3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在17日召开的主题为“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电池论坛上,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林建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院士、在座的专家学者,早上好!

非常感谢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邀请,值此百人会十周年之际,我代表比克祝愿百人会越办越好。今天我们比克带来的主题是“大圆柱动力电池将成为电动汽车新引擎”。

我们知道,电动汽车现在在国内国际上占比越来越多,今年在全球电动汽车占有率达到22%,中国到达35%点多,我们预测到2030年全球的乘用车市场将达到8000万辆,中国电动车的占有率将达到60%,而全球达到50%,说明电动车会成为我国一个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柱。但是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处在严重的供需失衡,我们看到2022年实际上中国的需求只有545GWh,实际上供给有1200GWh,去年690GWh的需求,中国是1800GWh的产出,对全球来说也是这样。预测到2030年,供需平衡进一步失衡,需求全球只有2100GWh,但实际上产出有4800GWh,这会导致目前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无论国内国际库存都相当严重,大家为了卖出产品,都是用低价的策略,导致大家的亏损都很严重,利润进一步挤压。

我们比克也在反思怎样走出这条路,走同质竞争,打价格战,还是走更高的产品、更新的产品,取得更多的利润。比克长期坚持小圆柱做高容量产品,获得一定利润的同时,我们也开始了大圆柱的探讨。我们觉得大圆柱是将来电动汽车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入者和取代者。

发展高质量的动力电池,我们必须布局大圆柱电池,当然各位专家提到的固态电池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我们也打算把固态最终希望能够融入大圆柱,做更高安全的固态大圆柱。刚才提到的硫化物、氧化物用在圆柱这种绝缘性的产品当中未必科学,我们比克的路线,这种聚合物加上氧化物,实现可绝缘的在大圆柱当中实现。

第二,产能走出去,我们一直在走这条路。大圆柱在国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市场上看到更多的是磷酸铁锂的大圆柱,实际上大圆柱真正的优势做上去,还是要用到更高容量的正极材料,包括镍811、镍90。在负极方面,硅的容量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到,硅从第一代的研磨硅碳,到现在的三代预锂化硅氧,到第四代的纳米级分散的CVD法的硅碳,在提升容量方面贡献越来越大。我们乐观地看到,大圆柱能量密度可以做到越来越高,做到320Wh/kg以上,可以跑到1000周以上,同时兼顾了安全性。

比克大圆柱已经开发了四年,无论专利的分布还是工艺的探索中都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从第一代的传统滚槽结构,到第二代的机械封口、卷边封口,到第三代的焊接封口,不同的焊接方式对应更高合格率、更高安全的产品。同时,在焊接的方向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国内国外流行的揉极耳、不揉不切、切叠极耳,用在磷酸铁锂上进行了工艺探讨,比克也提出自己的工艺,保证它的合格率和安全性。

比克在进行了四年的探索之后,我们的产品相当成熟,举一个4695的产量,它的容量做到33Ah,能量密度280Wh/kg,刚才专家提到的快充,我们的大圆柱非常轻松做到4C快充。大家可以看到,对于快充我们的性能也是相当优异,我们做了20分钟充电10—80%SOC,目前做到差不多800周,容量保持率还有90%,按照推延,可以做到1600周的快充循环。快充循环对于高能量密度来说实际上已经够用,280Wh/kg、续航700公里的车,我们觉得使用十年也是可以的。另外,它的阻抗相当低,由于更激进更特殊的结构,大幅降低了阻抗。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交流阻抗甚至低于1毫欧,直流阻抗1.2毫欧,优秀的阻抗性能大幅度提升了它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我们通过了各项严苛的测试,热安全测试,国标要求外部短路、过充、温度循环、挤压、热箱、单体针刺、小模组针刺、小模组加热我们都可以安全通过。

现在单体针刺出发热失控,随机挑选了50只单进行了针刺试验,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单体都是从底部泄压,没有发生任何侧壁疾速喷出来,非常安全,都是安全的底部泄压。

模组我们也进行了试验,如果一颗单体失效的话,它的电流会换到其它的地方,安全性更差。小模组针刺测试,电芯距离1.5毫米,中间电芯进行了针刺,我们看到周围的电芯仍然是安全的,只是中间的电芯防爆阀打开。对于中间的电芯温度到达了喷洒点的温度达到1000度,周围的电芯温度相当低,安全性非常好,中间的电芯实现了热失控,周围电芯温度都还是低于100度,安全性非常优秀。

我们进行小模组的加热测试,在真实发生碰撞之后,电池会加热。如果进行小模组的加热,看看它的性能怎么样,在电芯距离1.5毫米的时候,我们设计的模组在中间电芯用300W的加热功率来触发加热,中间电芯的防爆阀打开,中间电芯仍然是安全的。

温度分布,上面三个高温热失控的电芯,最高到达700度,但是周围的电芯都是非常安全的,在200度左右。无论是单体针刺,还是单体加热,周围的电芯都是非常安全的。

比克大圆柱电池的技术路线,刚才很多专家提到,我们有自己的规划。正极方面现在用的是镍,基本用到镍90,为了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我们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最终达到镍93甚至更高,同时实现无钴的低成本。随着富锂锰基材料的进一步成熟,下一步无论是低成本还是高能量密度,我们都用到富锂锰基的材料。在负极材料方面,比克创新性提出单低碳纳米硅负极提升循环性,导致现在单低碳导电剂成为硅负极的标配,硅负极方面,研究它的黏结剂、成膜、电解液各种添加剂,现在用的亿纬的硅氧,已经做到30Wh/kg,随着纳米级别的CVD法的硅碳,我们期待可以做到360Wh/kg,我们现在合作开发的CVD法纳米硅碳做到2000毫安时,循环性能很优异。

容量方面比克现在做的是280 Wh/kg,已经非常成熟了,350 Wh/kg也在开发,接下去全固态,我们希望能够做到400 Wh/kg甚至400 Wh/kg以上,当然这里面的挑战非常大,第一个要用负极用到锂金属,电解质要用到固态或者作为过渡用到半固态。在安全性方面,锂金属存在着在反复脱嵌锂过程中,表面体积损耗增大,对锂金属负极也是学术界包括电池界的难题。

接下来做更高能量密度,考虑做锂空气电池,这个还会跟高校进一步加强合作。

电解液方面,目前主要是液态,我们现在的产品已经开始融入半固态,进一步提升它的安全性,最终也是要走向全固态。在大圆柱电池规模化量产方面的挑战,目前我们看到虽然大圆柱说了很久,但实际上量产的并不多,最主要的问题除了材料体系,还有工艺问题,包括它的合格率,它的生产工艺,这里面可讲的故事很多,比如说全极耳的设备,用激光焊、超声焊等工艺,用揉体还是切叠工艺,有非常多的考量。生产工艺体系特斯拉推出了干法工艺,目前也只是用于负极,加入硅之后,干法工艺未必行得通,主体还是湿法工艺,实际上干法工艺确实可以大幅度降成本,所以我们比克也是对干法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

产品已经成熟了,必须要付诸量产,比克2024年在郑州二工厂打算进行量产。第一阶段做大圆柱做类似试产,进一步磨它的工艺成熟度,2026年扩充到15GWh,2028年做到30GWh争取成为国内大圆柱企业的标杆。

怎样保证大圆柱的生产合格率?这里面用到非常多的比如大数据,比克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有数字化系统提供数据业务链的连通,消除数据孤岛,打破部门业务壁垒。

另外,我们也用了大量的AI应用,比如大数据的分析,AI自检,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缩短研发的时间,缩短生产的时间。比如循环寿命预测,目前可以从200周预测1000周的循环。另外,在分容预充阶段,使用预充可以检测自放电,检测它的容量,检测它的发热量。还有卷绕机的对齐度,密封边的缺憾检测各方面,比克都用了大量最新的大数据分析和AI自检。

比克在锂电池领域包括新能源领域进行了大量多年的耕耘,比克目前是23年的历史,我们不忘初心,助力全球锂电行业的发展变革。我们从数码时代的第一条1860自动化产线到日产100万颗电芯,很早就跨入电动汽车的时代,获得惠普证书。我们是最早供动力圆柱电池,承担了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同时在北京装配了国内第一批200台纯电动出租车,并且连续多年排名全球动力电池TOP10。在大储能时代,我们比克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们比克的圆柱电池是助力了中国天网建设,我们知道北斗卫星大量搭载了比克的圆柱电池,实现了高温和低温兼顾,这个是我们非常自豪的,同时实现了新疆第一批光储示范项目的落地。

回到高质量发展双碳时代,比克是国内最早发展全极耳大圆柱电池,建立了数字工厂,推进量产落地,关注钠电材料固态技术的发展,并且大量投入研发。

最后可以说比克电池积极构建零碳美好生活,希望比克对各位的生活有更大的贡献,也希望车厂如果有合作,能够跟比克有更多的合作。

感谢这个平台,谢谢各位。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