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一级巡视员、副司长靳兵: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聚合型论坛上,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一级巡视员、副司长靳兵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一级巡视员、副司长 靳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受邀参加百人会在这里举办的聚合智能产业论坛,与各界同仁交流学习,分享体会。

邮政快递物流业源于自身的法律定位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无人机、低空物流与地面的无人车、无人仓、无人快递柜、终端智慧物流配送融合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下面,按照会议的要求,我从行业、融合创新、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角度分享一下快递物流融合创新的一些做法。因为我们邮政快递物流业是在供应链物流体系里面全链都有,所以我们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从三个方面介绍:

一、行业现状与创新机遇

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末,国际四大快递进入了中国市场,民营快递企业开始初创,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四大外资开始走向全球,引领了作为一种发展模式。2000年之后开始形成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的规模化发展。2009年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就是为了正式承认民营快递企业的合法地位,因为它作为“私生子”已经20年了,现在已经长大了,体量也很大。它是从2009年10月1日获得合法地位,2009年至今,民营快递企业真正成为新时代邮政快递服务的最大的提供主体,过去只有邮政公司这么一家,国有的企业百分之百承担,现在几乎90%多都是民营快递企业承担,快递成为各行各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升,在老百姓中的口碑有目共睹。2009年刚刚《邮政法》颁布的时候18.5亿件,到了2014年10月20日突破100亿件,到2024年11月17日突破1500亿件,去年1750.8亿件,增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非常陡。2024年人均收快递量已经超过100件,目前是全世界第一,平均每秒钟产生5400多件快件,最高日业务处理量突破7.29亿件,每年“双11”是我们这个行业标志性的一天,这一天达到的数第二年一定会突破的。月均的业务处理量达到130亿件,月均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所以要满足党政军民商快速、准确、方便的信件、物品传递的需求,必须使用最先进的生产力,否则这么大的业务量,快递物流企业无法用传统的手段承载的、去支撑的。

行业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目前在用的有60%的封闭货车在路上给邮政快递企业服务,天上70%的全货机,目前最新的数据将近80%的全国的全货机集中运力都在快递物流行业,有200多架飞机,全中国也只200多架飞机,占了80%。现有的运力已经不能满足邮政快递对航空运力的需求,所以期望通过传统的增人、增加运输工具、简单地扩大来扩增分拨处理中心场地,用传统的有人低效安检管控措施显然解决不了,翻了很多倍,所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邮政快递的发展历程也一再证明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应用研发功不可没。这些方面可以看一下历史的演变。

这是快递的车(图见PPT),包括摩托车、汽车、高铁、飞机。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农村地区的收/投量10年间增长了10倍,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农村农业部专门发文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目前每天1/3的邮件快递量是农产品,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富,有效地提振了乡村振兴措施。山区、边远地区、海岛、河湖进村的道路建设成本比较大,距离远、交通不便,服务不好、服务不到,农村急需的药品配送进村的效率也很低,时间长。城市快递物流配送人员处理人员招不到,从2019年每天1亿件,比较形象,到去年每天将近7亿件、6亿件,要翻6倍、7倍显然不可能,所以地面运输车辆也已经趋于饱和,如何让它24小时运作?城市拥堵已经是通病,所以都需要用无人装备来处理,所以它需要依靠“三无”“三智一码”等“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科技创新来应用新质生产力,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陆空一体新范式来进行提质增效,所以我们的无人车、无人机就体现了这方面,效率提升很高。

目前全行业有最大的货运机队、最先进的专用货运机场,这个货运机场是全球第四大,全亚洲最大,中国肯定也是最大,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装备的应用,是公、铁、水、航各个交通运输综合运用最好的行业,没有之二,就是顺丰在欧洲的机场,一条跑道就有5万个光纤传感器,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无人机的现状,2010年国家开放了低空,行业头部企业顺丰开始研发无人机,2013年试点示范、2016、2017年开始大范围试点示范,行业规模以上的快递企业,就是我们所说的规上企业将近20家,各有各的专用无人机,每家都有四五个品种。疫情期间无人机进入了城市,为抗疫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2023年12月确定为低空战略的时候,咱们行业无人机的研发应用已经日臻成熟,2024年多场景创新应用迎来了爆式的增长,它不是处于研发阶段,风口来了,它经过十年多的沉淀,它已经可以规模化运营。

无人车2010年开始广纳各方英才,研发行业专用的无人车,目前末端的还是电三轮,汽车在路上还受限制,所以这些方面需要我们这种比电三轮好的无人车来体现。2016年开始在封闭的园区、校园全国大范围应用,2019年国家邮政局在全行业推动了“六大智能+”,出台了研发指南、相关的服务标准,引导社会研发力量和我们的快递物流企业相结合,在加快中高速道路上使用了中大型快递物流无人车的研发,现在可以达到70Km/h的速度,在路上可以满足多场景的应用。

2021年三家也无人车在北京首次获得了路权,首先是在北京首都获得的路权,大家要关注一下,当时新闻媒体有报道,当时在北京公开道路上运营,目前全国已经在100多个城市和十几个国家获得了路权,而且在2024年这一年里,前天我做的报告里面,我们已经是前些年开放路权总数的3倍多,快200个城市。无人车目前的配送数量已经达到了6000台以上,全面满足了多种场景的运力服务。无人仓,顺丰在全国各大分拨中心机场、京东,各主要城市,尤其京东建了“亚洲一号”无人仓将近50个,它的规模非常大,已经逐步形成了智能化的黑灯工厂,相关的配套设备,“三智一码”,包括智能分检机器人在行业已经广泛应用。无人的智能信包箱、快递柜已经达到30万组、3000万格口,目前迅速扩容,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个数据目前我们还没有统计,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可以感受到。

二、国家低空经济政策明确后,行业无人机多场景创新应用迎来爆发式增长

具体的政策我不说了,2023年6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微轻小型无人机不需要审批,直接可以飞,包括美团已经在运营了。2023年12月确定为国家战略,2024年2月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财经委的第四次会议,强调鼓励发展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这就打通了一个融合的模式。2024年工信部发布了相关的印发指南,2024年工作报告又专门提出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引擎。

3月份,特地强调要在2027年城市、空运、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物流配送专门提到,是规模化应用。2030年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要特征,要干、支、末相结合的网络,满足全方位的生产生活需求。2024年10月23日及工信部发言人特地说要通过攻关,低空文旅、低空消费,包括低空物流,培育低空物流的应用。2024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又发了相关的文件,鼓励刚才说的前面的中央文件,同时推广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应用,创新规模化应用场景,是规模化,不是试点示范。

最新应用情况,顺丰在2024年一年就开通了500多条无人机航线,总数达到700多条,是过去十年开通航线总数的2倍多,一些集散点一天可以起降1000多架飞机,已经不仅仅是配送了,在生产作业场地已经开始了规模化应用。在深圳开通了具有代表性的同城两小时,周边城市群三小时,现在已经是三个小时之内,每天2-3万单,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在重庆的巫山脆李上市季节,及时开通末端支线无人机与大型有人机结合的一票式“三飞”运载,从最先一公里就开始在用无人机,这个形式非常好。同时末端无人机在田间接驳做生鲜冷链,包括茶叶,包括马上在杭州上市的新茶,都是通过无人机采摘,然后再到路边的冷藏车,再到大航空,运到我们的桌面上,半天,非常快到了。江西赣州市50公斤无人机大件集运,每天数吨,解决了集成的问题。合肥大圩葡萄从采摘点用载重50公斤重的无人机进行运送,放到网点,网点再用无人车配送到客户手中只需要2小时。从田间到地头,不需要你采摘,这个在全国已经全面铺开。

这是相关的场景(图见PPT)。

2024年9月30日,深圳地铁开通了全国首个轨道物流驿站,通过空中无人机、地面驿站、地下无人车、地铁再到航空枢纽,地铁里面的无人车是排队、列队运行的,减少了路面的交通拥堵,助力物流绿色化和低碳化,我们的降本增效能达到30-50%,时效缩短60-80%。

2025年2月14日丰翼宝安低空智慧物流中心正式运营,每天2000票,而且运营轨迹也非常好。丰翼从无人机这块自己还做了一些相关到网点、到园区的配送程序单,都可以直接下单,这是运营的现场,而且是各种飞机可以同步运营的,不是说不能交叉运营。

基于物流无人机还编了一个低空的智慧网络,这块还可以提供N种智慧的城市服务,包括城市管理、城市医疗、生鲜冷链、应急救援、安防巡检、环境监测,加速了空中新基建多元化的布局。顺丰在全国各地以它为代表,它的低空通信网、智能网联网是我们自己建的,基站也是自己建的,为下一步5G-A建设提供了空中建设很好的样本。

无人机、无人车与无人仓、无人智能信包箱、快递柜与有人机、有人车、有人船、地铁的融合创新,形成了陆空一体的新范式,这给我们整个国家,实际上低空经济从哪儿来的?大家关注一下文件,是2021年综合立体交通规划提出来的,很多人还说这个概念是谁提出来的,意义不大,因为那个低空经济非此低空经济,从综合交通体系,发挥综合交通体系效能的角度出发提出的。解决了过去服务不到、服务不好的问题,节能降碳、绿色环保,解决了传统运输方式日趋饱和、运力不足的问题,有些方面现在已经突破了边际成本,达到了能够营收,因为只要量上去都没有问题。

三、未来展望

政策是明确的,融合创新是方向,这中央定的,2023年12月,可以带动制造业、通信、星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绝不止是那两架飞机,绝不只是送那两件快件。2024年新模式,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大规模的以旧换新,把相关的绿色装备,包括跟无人机有关的相关的智能装备全部融合进来,包括高速安检机都在里面,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提出,支持智能云仓、无人配送、低空物流等规模化发展,是规模化发展,说明它也是非常成熟的,2025年国家邮政局局长办公会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低空物流等规模化发展,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明确以后,2025年2月交通运输部审议通过了《交通运输标准的提升行动方案》,要加快陆空协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标准的布设,现在无人低空为什么审批慢?为什么开展得慢?就是因为标准、法规、制度不健全,所以现在加快进程,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又再次提出人工智能+,包括要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型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低空经济具有更高层面的战略牵引优势,必将带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低空经济作为咱们国家战略和低空经济,就是咱们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特点,可以带动三大方向、八大领域全面发展,带动人工智能、5G、星网、低空实物互联网、大数据、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刚才我为什么说低空实物互联网?现在很少,我们只是一个信息的互联网,所以它很慢,所以需要带动我们从过去“车轮上的中国”走向“翅膀上的中国”,更好发挥咱们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优势,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作为自主可控的国内国际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最顶端的邮政快递物流行业,下一步随着低空空域的大面积开放、基础设施的建立健全,邮政物流快递无人机必将成为最早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行业,推动整个快递物流体系、国家供应链物流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并必将改变快递物流的组网模式、运营模式与地面的无人车、无人船、无人仓、无人智能配送驿站、无人智能信包箱、快递柜,各种有人车、有人机、有人船、地铁、高铁、地下管廊相结合,形成陆空一体,多种交通运输工具相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的新范式。这个目前已经体现出来了,发挥好快递物流对国民经济的大循环、微循环中的作用,为建立自主可控的高效便捷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快递物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的快递企业,它实际上是涉及到供应链体系的提升。

最后,我的分享是从我们行业的角度,是一个小切口,同时也是个人思考的浅显的体会,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