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飞长空CMO费岚: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聚合型论坛上,沃飞长空CMO费岚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沃飞长空CMO 费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这一次能够来到(电动)汽车百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低空经济下的eVTOL主机厂视角。
沃飞长空属于吉利科技集团,我们未来希望在低空经济下能够达成的愿景就是能够让低空出行真的惠及到每一个人。在这样一个愿景驱动下,从2023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把低空经济提出之后,2024年整个行业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革,从原来大家理解的通航产业到突然低空经济这样一个产业横空出世,我现在列举的这三个都是2025年开年以来颁布的相应的政策,有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的低空经济,也有前不久刚刚提出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首次把低空消费作为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还有我们国家除了发展低空经济主机厂,同时也在发展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原来熟悉的各个城市随着交通路网的划设有非常多的TOD的建设,但是现在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对它的期许,我们把TOD升级成了VOD,所以在绍兴也可以看到全国首个低空新基金的项目正式开工,我们非常乐意看到后续在全国乃至全球这样的业态交通枢纽更快地能够普遍起来。
低空经济展开来说其实以沃飞长空这样的主机厂,其实更多的是它的中游企业,在我们的上游有非常多零部件制造厂,在下游又有很多低空运营商,培训、维修等等产业,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脉络,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产业脉络能够推动的、能够拉动的不仅仅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全球不管是罗兰贝格还是摩根士丹利都给到了万亿级市场的推测,而中国又是中、美、欧三地中最大的单体市场,我们不仅有数量磅礴的主机厂,其实也有各地政府对于后续发展低空经济强大的定力。所以说在这一块上我们有信心在低空这样一个赛道上产生在民航和通航没有发生的换道超车场景。
我们把所有的目前国际上的低空主机厂做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划分,这样的一个划分其实更多的是依据他们背后的产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行的今天讲叫聚合智能,其实这个就是最主要的代表。第一行的这三家企业其实都是汽车背景的eVTOL企业,它们有丰田重资注入的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Joby,也有Stellantis集团开始发展的美国的Archer,当然吉利沃飞长空也是属于这样的一类。第二行就是传统的民航企业,全球叫“ABCE”,即:AIBUS、BOENG、COMAC(中国商飞)、EMBRAER,都在向下进行电动航空小型航空器新的产业的孵化。第三行就是嗅觉更为灵敏的互联网企业,他们也非常早启动了相应业态的研发。
沃飞长空其实是属于吉利科技集团旗下,今天是一个汽车论坛,所以大家对于吉利并不陌生,所有汽车的品牌都是在整个汽车板块中,而其他的支撑汽车业态以及大交通业态的都会放在吉利科技集团,我们也是属于吉利科技集团,并承载整个全集团航空业务的一家企业。
eVTOL在技术标签上其实有非常明确的三个特征:1.VTOL一定要垂直起降;2.满足新能源动力;3.我们希望在未来城市大规模使用的前提下,我们需要足够的保有量,如果以现在的通航飞行员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经济成本来说,这样的从业人员规模很难快速形成群体,所以现在的eVTOL企业都增加了非常多智能驾驶技术在整个主机研发中,后续希望我们的eVTOL越来越多地使用智能驾驶的手段。
聊起航空器,除了研发工作,更重要的就是适航取证工作,目前我们从整个民航总局的适航审定受理到最终我们获得型号合格证,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前期所有的工作,今年开始会进行复合性验证试飞,我们有数千个架次的飞行,预计是在明年(2026年)中期拿到局方颁布的首个有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的取证。
今天非常幸运的是看到各位桌上的车百智库同样引用了这份排名,在全球美国《航空周刊》做的排名上全球前10的飞行汽车企业里面,沃飞里面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在这样的一个榜单上,我们既感受到非常荣誉,同时也感受到后面非常大的压力。这10家企业里面有7家都采用了跟沃飞同样的技术,就是纯电动倾转固定翼技术,一会儿我会有一个视频跟大家展示什么叫倾转固定翼,这样的技术路线能够保障我们在同样的电力下能够飞行近200公里。
最终落到我们的产品,AE200就是这样一型垂直起降倾转固定翼产品,“1位飞行员+5名乘客”这样的载荷构型,可以飞行200公里航距,200公里意味着什么?它可以覆盖长三角、大湾区以及更多的像成渝双城经济圈等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点对点的飞行,这是我们在吉利内立足交通工具这样的一个属性,给到我们的产品定位。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全倾转过渡飞行,在展示这个视频之前,我非常想强调的是这一次的飞行,我们是全球第二,中国首家完成相应飞行科目的企业,而这一款飞机也是全尺寸、全重量的飞机。(播放VCR)
我们的飞机翼展有15米、机长10米,全机8个旋翼,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全机8个旋翼都是朝上的,当它运行到固定的运行高度的时候,内侧的4个旋翼会逐渐倾转下来,变成推进桨,推进飞机水平飞行。
这就是飞行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未来随着城市内低空的发展也会应用于城市内的航线,垂直起降其实是不需要我们在城市内进行太多的基建改建成本,200公里的航程也满足绝大多数的应用场景。
在沃飞有4个核心价值观:安全、经济、舒适、环保。
安全。安全应该是跟吉利一脉相承的价值观,安全不仅仅是在飞机上放不放降落伞这样一些单点的安全措施,而是整个飞机安全体系的构建。我们在全机设置了非常多冗余度的设计,我们经常觉得直升机的安全水平不高,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全球直升机的能源构成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通过主要的动力——发动机来支撑,但是如果这个发动机失效了,没有太多的冗余设备,而目前绝大多数的eVTOL都会采用全机分布式电推力的技术,全机8个旋翼,各自都是独立的能源,所以我们可以接受1-2组,也就是2-4个螺旋桨电机失效的时候,我们的飞机还能平稳落地,同时在电池热管理以及飞行员及成员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安全考量。
舒适性。我们又要讲到聚合智能的观点。其实在这个点上我们吸纳了很多汽车的经验,大家如果坐过直升机的话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体感,整个内室座舱还是比较简约的,第二,整个乘坐的噪音非常强。我们之前的实测,如果是在城市上空飞行的话,机舱内的噪音可以达到103以上分贝,但是随着电动力的加入,未来飞行的时候,机舱内的噪音只有60分贝,60分贝是什么概念?就是大家现在搭乘高铁,在车厢内的噪音水平,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用通过耳麦进行相应的交流,我们可以直接沟通。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机舱外的人,我们的飞机飞行在300-500米高度的时候,它产生的噪音只有45分贝,我们需要知道城市的噪音水平标准是55分贝,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飞机在运行的时候,它可以完整地融入到城市背景的噪音中,不会对于居民产生过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长久以来国内的直升机没有办法进入到城市进行运营的重要原因。
环保。除了噪音和纯电系统之外,其实我们也尽可能减少,通过垂直起降减少基础设施的依赖。主要的应用场景,目前沃飞会聚焦在低空出行、低空文旅、低空应急救援三个方向。这是在上周3月25日沃飞跟四川航空签订协议的一个现场。后续聚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从城市的CBD区域飞向机场,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痛点区域,现在的机场都越修越远,五六十公里是非常常态的场景,不仅是北京大兴、成都天府、青岛胶东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未来希望在大规模运营之后,能够以现在打地面专车2-3倍的价格能够节约掉大家80%的时间。
文旅方面,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景区内的空中游览、空中环飞,我们更希望做到文旅环线的接驳与串联,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到大西北、到新疆去环线旅游的经历,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会为这样的旅程准备7-10天假期,但是在7-10天的时间里面,可能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开车在路上的,所以说我们希望借由这样一个场景,让我们的客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在我们的景区、在酒店享受家人团聚的时间,而不仅仅是在路上。
应急救援方面,在这个点上我们也是正在跟华西进行相应标准的制定,最近缅甸地震都牵动人心,其实在四川从汶川地震以来,我们一直在推进相应航空应急救援标准在低空经济下的使用,所以说后续不仅仅是我们可以接伤员、病患到医院,同时也可以快速地把我们的救援力量直接送达震区。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沃飞在低空经济下的视角,也希望后续新的高度、新的出行快速地到达我们身边,在2030年前后大家可以“打飞的”来参加电动汽车百人会。
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