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刘杨:推动汽车行业低碳转型 推进关键技术和模式创新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首日召开的国际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刘杨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本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我谨代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对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同时也借此机会向长期关心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绿色低碳的发展机制纳入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强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部署了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新机制。2024年12月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任务,包括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等等。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有效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2024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了28.6%,“三新”经济迸发潜能,展现新活力。中国为全球提供了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70%,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效显著,交通领域绿色低碳水平特色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政策激励创新取得有效进展。大力推进碳市场建设,颁布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搭建完成政策法规基础框架,数据质量全面提升,推动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全国碳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的累计成交量超过了6.3亿吨,成交金额超过435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顺利启动,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同时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气候投融资、低碳城市试点、企业温室气体自愿信息披露等工作都在有效推进。
三是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开局良好。生态环境部会同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碳足迹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实现路径,强化任务分工和政策协同,编制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按照急需先行的原则,推进电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电解铝等100余个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建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并且正式上线,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2023年的电力碳足迹因子,为“新三样”等外贸产品提供了核算基础数据。
四是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积极平衡的成果,持续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捐赠光伏发电设备等方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五周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国家碳市场建设,持续完善碳足迹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我国汽车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我们愿与汽车行业同仁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汽车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开放协同,推动关键技术和模式创新。整合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等不同渠道的力量,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开展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应用,通过汽车行业与能源、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协同联动、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应用场景,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推动互学互鉴共同发展。
二是上下联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降碳增效。汽车产业链长、覆盖面广,行业的头部企业可以发挥引领带动效应,推动并协助上下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从源头和末端全方位减少碳排放,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链、供应链。
三是夯实基础,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鼓励汽车企业和行业机构依据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产品碳足迹工作标准编制指引以及相关要求规范,积极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加强管理创新,挖掘降碳空间,加快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等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和基础数据支撑,为汽车相关产品的碳足迹核算评价认证工作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的浪潮下,电动汽车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汽车行业锚定“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锻造绿色低碳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