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处长:希望将电动汽车的转型纳入到我们的发展规划当中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首日召开的国际论坛上,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处长Katrin Luger(卡特琳·陆格)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我非常荣幸能够在我们今天的百人会国际论坛上为大家致辞,我也非常感谢百人会的邀请,能够在这里和大家探讨关于汽车的电动化转型这样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今天也想和大家来分享一些全球和亚太地区的视角,同时希望能够把交通能源和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结合电动化的转型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亚太地区关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我们看到其实挑战还是很大的,总体看17项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总体进展并不是非常的顺利,如果说我们按照目前的一个进展速度继续发展的话,可能亚太地区一直到2062年才能够实现全部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个比计划晚了32年。当然,我们也看到,在某些领域,比如说消除贫困、消除饥饿、促进健康以及工业和基础设施方面,亚太地区取得的进展是比较显著的。但是像气候行动目标,比如说第13项目标,我们不仅是没有取得进展,甚至还出现了倒退。
其实在全球来看,很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和气候相关的目标可能在这方面我们的落后会更加的明显。因为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在不断地上升,包括我们面对灾害的自然系统的脆弱性还在不断地加剧,所以我们希望交通运输部门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们看到,温室气体排放当中有大约1/4,也就是25%是来自交通运输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亚太地区它的排放量占到全球41%左右,所以在未来25年当中,它有可能还会再增长将近48%甚至50%这样的一个排放量,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交通运输行业其实是和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以一种更加可持续的方式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当然,并不意外的是我们看到大概有90%交通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来自道路交通的,因为目前道路交通的主要方式可能还是依赖于燃油车,所以从这个图上(PPT),大家也看到亚太地区的排放量,尤其是来自道路交通的排放量是高于全球平均值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亚太地区向绿色和低碳转型的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在亚太地区大概每5-7年私家车的数量就会翻一番,所以到2030年左右,可能亚太地区会惠及全球近50%机动车的数量,也就是7.5亿辆左右的机动车,所以我们希望去扭转这样一个趋势,也需要去采取双重的转型。
首先,就是我们希望交通方式能够进一步向公共交通来转变,另外就是我们今天的重点话题,也就是全球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因为如果我们不实现道路交通的脱碳,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气候行动。当然我也不需要再过多赘述,因为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完全认可电动汽车的发展潜力的,在气候行动的背景之下,电动汽车的潜力已经得到全球认可,也包括国际能源署也表示了认可。如果说我们想要到2030年把全球气温的升幅限制在2度以内,或者说满足《巴黎协定》的要求的话,全球至少20%的道路车辆要实现电动化。
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过去4年当中,全球电动汽车的普及是在不断增加的,比方说2019年可能电动车占全球汽车的份额只有2.5%,但是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将近20%。我们在看到目前交通运输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汽车的电动化,我们也希望在转型当中提供更多的支持。
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这里的数据如果对的话,可能今年在中国新车销量约有一半都是电动车,所以这也是非常惊人的进展。联合国也希望能够为这样一份事业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们在亚太地区也于2022年发布了我们的《亚太电动汽车倡议》,我们有20个成员国加入了倡议,同时也包括像亚洲开发银行这样的金融组织作为我们的合作组织加入了我们的倡议,我们的目标在于加强区域合作、提供技术援助,提供更多同行学习和经验分享的机会。我们也非常高兴今天听到了刚刚苏部长的分享,包括电动汽车进一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各个领域、行业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去推进电动汽车的转型。
我们也看到,中国也有不少城市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公共交通电动化,可能在全球中国是唯一一个实现这样一种状态的国家,这也值得很多其他的国家去学习。同时我们希望通过《亚太电动车倡议》能够更好地去建立一些示范的项目,包括来自中国的一些先进的案例研究,以及为更多的相关国家制定政策框架,这也是我们从中国以及其他相关的国家学到的一些先进经验,通过这些先进经验,我们也绘制了一些新的政策框架来助力电动出行,也希望能够更好地去促进各方长期的参与。因为这些是非常关键的一些议题,我们希望能够为长期的合作提供一个更有益的平台。我们的部分成员国对他们来说这个转型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可能需要在政府层面做出更多的政策支持,但是这需要更加长期的行动。也包括在联合国我们促进南南合作方面,希望将电动汽车的转型也纳入到我们的发展规划当中。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不容易的任务,有可能需要花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具备一个长期的愿景。
当然我们也知道,仅仅是依靠交通运输部门是无法独自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转型的,所以我们需要来自能源、环境、市政规划等等领域的支持,包括我们看到关于交通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非常密切的。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更加包容性的多式联运交通网络共同地去提供支持。
关于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其实我们不断转向可再生能源来为交通提供动力,去减少碳排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看到如果我们的公共交通的动力来源仍然主要依赖化石燃料的话,那我们是无法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的。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智能化,我是非常赞同这一点的,不仅仅是在私家车出行,在公共交通我们也需要更加高效的管理。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更加智能的系统和预测性的维护能够去提高公共交通的可靠性,让公共交通变的更加具有吸引力和便利性。
而我们也看到政府补贴很多时候是对于交通系统的转型来说至关重要的,中国政府也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个典范。但是对于很多国家来讲,尤其是在转型的早期可能政府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力量、提供更多的补贴与支持,来助力这样一个更加智能的交通体系的建立。我们希望能够联手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知识以及经验的分享,共同打造起这样一个合作的网络与平台,来实现转型。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在接下来三天的会议当中能够探讨更多实现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的可行路径,期待与大家的交流,也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