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博世徐大全:30年前是中国需要博世,今天博世同样也需要中国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首日国际论坛上,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百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中国电气化的未来。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2024年,中国汽车的生产总量占全球35%,出口达到了586万辆。2025年,我认为汽车产量在去年3100万辆的基础上还能够更上一层楼。其中有两个原因:首先,各家主机厂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像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近年也在发力海外市场,今年汽车出口突破六百万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一点是国内的刺激政策,以旧换新和老的排放标准车的退出,2025年国内市场(的产销量)肯定也会再进一步。总体而言,我对今年的汽车总量是抱乐观态度的。但2026年又会如何?届时主机厂在海外的工厂可能会投入使用,在国内生产出口至海外的这部分量会有所下降;此外,明年刺激政策是否能继续延续?所以,希望内需能真正拉动起来,否则的话,我对明年的总量有些担忧。

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现在成果斐然。首先市场比较成熟,渗透率在2024年达到45%,很多月份实际上都超过了50%;另外我们的产业链非常完整,如电机电控电池等方面产业链非常完备。另外一点,产业环境合作、开放、包容,一些国际品牌和中国自主品牌在联合,发展得非常快。有很多不错的案例会帮助到我们自主品牌走向世界。

在中国,博世从早期较传统且优势较大的电喷技术和底盘控制技术开始发展,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业务转型变革,尤其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的转型。现在博世智能出行集团在中国大概36000名员工,25个生产基地,超过9000多个研发人员。(PPT)右边几个城市的布局是关于电机、电桥、电控方面的。比如,乘用车领域,我们以联合电子为基础,在上海和太仓拥有生产基地,生产电机、电桥、电控。无锡是商用车电动化的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在重庆,博世布局了重卡、中重卡氢燃料电池工厂,同时生产中重卡的大型的电桥。今年刚刚宣布和江铃成立合资企业,在南昌生产轻型卡车的电机、电桥、电控。所以,无论是商用车还是乘用车,我们都在积极布局和发力。

对博世集团而言,电动化也是我们在全球布局非常重要的方面。博世在全球超过140个生产基地,超过160个研发中心,在六大洲、25个国家有布局。最近欧洲市场的电气化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对于包括博世在内的零部件供应商带来较大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仍然相信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是未来的趋势,很快会拓展到全球。

博世在全球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这使得博世在支持中国汽车出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各个市场客户的真实需求,包括车辆的驾驶动态的表现需求、驾驶场景、环境的差异以及终端用户使用习惯,博世都非常了解。同时,我们深度参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重要的法规的制定,包括在欧盟、东南亚以及南美的一些法规制定。博世对于对各地区市场的深刻洞察,可以帮助到我们的中国主机厂出海。

其实电气化不仅为我们带来电动车,在这一过程中其实智能化发展也非常快。博世目前在中国本土研发的产品技术包含电机、电桥、电控、氢燃料电池、车辆运动制控、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软件服务。我们在无锡拥有超过一千人的软件中心,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博世中国对博世集团非常重要,因为,首先,新技术的落地和创新发生在中国;第二点,在博世的所有会议中经常听到一个词“中国的速度”。所以,中国对全球非常重要——在中国打造的产品、系统和平台未来可以拓展到全球。

除产品之外,我们还可以为主机厂出海提供更多服务,比如碳中和。博世有着全球专业团队,他们对各地区碳排放的要求非常熟悉,可以给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支持。自2020年起,博世集团全球400多个业务所在地已经实现了碳中和(《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的范围1和2)。同时,在本土供应链的精益管理、工厂数字化、可持续软件和智能制造方面,博世都愿意提供支持,帮助中国的自主品牌打造海外的工厂。

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博世的创始人罗伯特ℙ博世在世时,就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在中国的Bosch Service(汽车维修店)。如今,博世的智能出行售后已经在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有所布局。直营的维修站和加盟的维修站总数超过近45000个,专业服务人员有超过17万人,日均服务的车辆超过50万。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含配件诊断服务和维修服务。因此在售后服务方面,我们也可以在海外为中国主机厂提供帮助。

这是我们对整个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也希望利用中国蓬勃发展的这样一个势头,在中国首先做好,同时支持全球海外。所以我经常在说的一句话是——20年、30年前是中国需要博世,需要博世的生产制造技术,需要博世的电喷、博世的底盘控制系统,但是今天博世同样也需要中国,需要中国的创新,需要中国的新技术的研发的创新和落地,同时加上中国的速度。

再次感谢,谢谢。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