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微电子中国车载业务总经理刘金权:天马作为全球领先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的业务遍布全球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AI汽车论坛上,天马微电子中国车载业务总经理刘金权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天马微电子中国车载业务总经理 刘金权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现在AI汽车时代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现在都讲体验,不管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还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在讲怎么提升驾驶员、乘客、用户的体验。这是我们车里面智能硬件的重要部分,可以说过去3~5年,车里面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屏幕占的位置越来越大、占的空间越来越多,当然占的位置数量也是在持续增加,所以今天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未来在车内的车用显示体验的相关内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快速演变,尤其是AI汽车。可以看到未来AI搭载量的预测,到2035年是很多倍的提升,甚至座舱里面到2035年达到95%的比例。我想未来的趋势发展会带来非常多的变化,当然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我相信也是超出所有人的预计,就像过去几年发生的变化,相信5年前、3年前我估计没有人能预测到今天的车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汽车智能化发展加速了汽车显示产品的进化,AI的快速发展也催化了汽车智能化加速演进,这两个共同推动汽车显示的多场景应用。智能系统、智能座舱、智能交互、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都催生了我们在车里面各种应用场景,包括柔性显示、便携显示、悬浮显示等,显示在智能化或者AI这种生态驱动下发生了非常多深刻的变化。
聚焦到座舱,这是近几年我们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智能座舱我们叫第三生活空间,现在或者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是什么?我们跟全球覆盖全球90%+的汽车品牌直接或者间接的合作,根据我们的总结,总结出DISC四方面,这里面是值针对驾驶舱显示:
1、差异化。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车里面全球头部的品牌是国内头部的品牌或者新势力品牌,每个车的设计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包括车的设计风格、座舱设计风格也是差异化非常强烈的。如果我们要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差异化是必然的方向,同质化可能会带来不断的内卷,这是我们看到的趋势。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知道BBA每一家的座舱设计都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设计差异还是非常大的。
2、智能化。现在大家都很清楚,智能化是非常明确的方向。
3、系统化和简约化。系统化电气架构集成,另外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极简设计风格形成的简约化模式。
4、便捷化和性价比。给人带来便捷的体验,这个可能是趋势,成本也很重要,现在内卷太厉害了,所以无时无刻不在研究,通过我们的设计、通过供应链的优化,优化成本,给客户提供最优性价比的产品。
涉及到显示屏方面,跟过去几年我们判断的有不一样的方向。过去几年我们觉得显示屏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甚至可能提供一些娱乐的功能,但是未来我们认为在安全、个性化的设计、健康、便捷,还有很多新的场景方面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面针对未来的一些方向,或者如何提升用户体验方面举几个例子。
超高清的宽幅投影显示,大家也能看到,可能未来一两年陆续在全球的头部车企里面会落地,抬头可见、车路融合、安全升级,能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体验,基本可以跟挡风玻璃比较完美地结合,关键就是超宽屏显示,能够和驾驶信息、娱乐信息甚至各种相关的信息融合到一起,对显示的要求是它超高亮的要求以及超高对比度的要求。具体屏的显示技术不多讲了,可能比较专业,我们讲用户体验和用户场景怎么结合这些方向上。
超低延时的后视镜显示,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宽阔的视野,清晰度很高,尤其是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希望车的显示内容是很清晰的,也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安全感,部分车厂已经在陆续尝试,国内像深蓝,长安汽车下的阿维塔也在用类似的设计,当然国内还有其他车厂也在尝试,对显示屏来说能够提供这样的场景应用。
刚才讲的两个陆续都在落地了,商业上已经在逐渐实施了,下面讲的是现在正在落地的过程中,可能很多人非常感兴趣。我们有一个demo,这个产品我们展出了很多次,非常多客户非常感兴趣,是智能的,当你希望它显示的时候可以看得见,当你不希望显示的时候可以把它隐藏起来,另外它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通过我们的设计可以跟车的内饰融为一体。
上页跟这页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上页讲了显示屏可以跟车融为一体,当你希望它看得见可以看得见、希望它看不见可以隐藏起来,它可能可以重塑车内的空间,现在整个业界都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车内显示屏太多不好,可能会影响驾驶,但是现在可见大的趋势,车内显示屏等智能显示会越来越多,现在看起来是不可逆的趋势,所以大家有争议,但是智能硬件的发展是不是可以重塑这个空间,车内显示屏可以做动态造型可变的东西,可以让车内空间发生变化。比如显示屏可以通过智能硬件设计跟车的内饰更好地一体化,像右边的屏,可移动起来,也可以落下去,未来显示屏还可以卷起来、折叠起来。大家看目前手机方面应用比较多,像华为的二折叠、三折叠,已经实现了这样的功能,这个功能会不会在车上未来也能实现,我们认为可见的未来应该很快就会有实现的机会。
我们发展下一代的智能显示技术——高清透明显示。这个技术非常大的特点,可以实现超高穿透率,可以实现类似于汽车风挡超过70%穿透率的显示技术,可以跟风挡结合也可以跟汽车玻璃结合,实现车内更多场景的应用,我们现在在探讨比如后排的车窗上可以显示一些内容,是不是可以提供比如办公、娱乐、学习的场景,可以进一步重塑车内的后排空间,带来更多的体验升级。
刚才讲的都是跟座舱相关的车内各个场景的应用和体验提升的可能性,有些已经落地、已经在项目上实施了,有些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这页讲的是车外的车身显示,未来可能人、车交互,不只是车内,显示屏可能作为车内人机交互最主要的端口,未来车外是不是人和车的交互方式会发生变革,比如我们的车识别到驾驶员或者车的主人来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做到个性化的匹配,甚至可以把车内的配置调到人最合适的配置,这个可能性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长期作为车厂的一级供应商或者二级供应商,在汽车显示这个领域已经做了30多年。天马微电子是1984年成立的,是一个上市公司,股票代码50号,上市很早。我们的业务在汽车显示方面现在的规模差不多100多亿人民币。有三大引擎,一是聚焦车载显示技术,不管是早期玻璃技术,最早期是黑白技术,但今天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今天显示发展太快了。二是汽车电子,重点以国际头部车厂为主要客户。三是新能源,聚焦中国国内一些新能源企业来提供智能显示的解决方案。两大覆盖,全球汽车品牌方面,我们基本是95%的覆盖,不追求100%,资源有限,新能源品牌里面,我们还是聚焦一些头部的汽车和品牌。全球市占,持续五年从2020年开始,因为显示这个行业都是在东亚区域,中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在全球市占率在车用显示领域已经连续五年持续全球市占率第一,仪表显示全球25%,可以说全球每4台就有1台装了天马的显示技术。最近车智能化的发展推动了抬头显示的发展,抬头显示每年都有复合增长率百分之几十的级别,发展非常快,包括传统的显示,还有现在AR的抬头显示,发展都非常迅速。包括刚才讲的全景抬头显示,我们的全球市占过去三年时间三连番,从10%几,前年20%几,去年达到40%几的全球市占率,我们认为发展非常快,这也是一个机遇。
天马作为全球领先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在持续投资显示新的技术,包括下一代的新技术,包括下一代的Micro LED,我们的业务遍布全球,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包括中国,整体全球各个领域头部客户、头部车厂的覆盖比较均衡,我们国际业务比国内业务占比要大,这是过去30多年持续耕耘的结果。我们的投资基本在国内,累计到现在为止差不多1500亿左右的投资,在大的技术领域,从早期的非晶硅,到近几年OLED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平面的,还可以实现柔性折叠的显示形态的技术,当然投资也比较大,最贵的一条OLED线投资480亿元人民币,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包括我们在厦门也在投资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也比较火热。
希望我们持续不断在显示领域投资,持续不断地跟汽车领域的客户和伙伴合作,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多可能性,我们的愿景是通过我们提供绿色的、智能的、健康的、美好的产品来赋能汽车产业,来创造丰富多彩的驾乘体验。
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