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模德宝成亚飞:AI技术即将重构模具产业链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汽车“三新”变革论坛上,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成亚飞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成亚飞
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也听了刚才张永伟主任讲到的“三新”,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在电动汽车的下半场重要的意义。其实我应该是代表着这“三新”最底层的一个技术,就是模具。因为在来这里之前主办方一直跟我说,在这里只能讲技术,不能做广告,但是我还是想给模具这个产业做一个广告,因为作为在模具中从业20年的老人,在新能源汽车变革的今天,我发现它一定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能够代表我们汽车走向智能化中最主要的一个工业革新的支撑力量,所以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个主题是“AI驱动下的汽车模具工业革新:从柔性生产到产业变革”,也为模具行业代言,希望大家给点掌声。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今天不能展开讲,但是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就是新能源汽车面临到的极致的挑战其实不亚于在十年前手机行业的挑战,我刚才听了岚图的蒋总讲到的,说行业的加剧,产品的周期缩短,成本更低,交付要加快,他也讲到了技术迭代加速,技术突破,要有差异化的产品。他更讲到了一点,需求裂变加倍,由以前的性价比要转变为“颜价比”,想一想一个产品由性价比转为“颜价比”,基础制造的模具将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想一想当我们进入一个车的时候发现,组装的缝隙还是有小拇指这么宽的时候,我相信没有人会买这辆车,所以模具工业在今天我们要求极致创新,极致成本的控制之下,我觉得将会扮演更主要的力量。所以我听到张永伟主任今天如此重视这样一个产业,给了我们这个大的机会,并且我在发布的白皮书有两本书里面都强调了一体化压铸及模具的技术,其中一本是《汽车生产方式创新变革的方向与路径》,还有一本书是《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发展建议》,我觉得这两本书写的还是非常有深度的,也代表着汽车下半场我们在基础制造的从业者应该有的一个商业的方向。
进入到主题,既然是我们面临到高频创新和低成本的双重的挑战,模具作为一个工业之母,它真的决定着产品零件的生命周期与精度。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将70个零件变成2个零件,那么大的压铸模具已经从之前的0.1mm变成了0.005mm,产品的Model 3到Model Y的开发周期已经从之前的五年变成三年,今天更极致的就是比亚迪和小米,尤其是小米,它的创新更加极致,因为我们作为一个深圳的企业,已经看到了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变革的巨大的创新,因为它把所有to C的领域变成汽车零部件变革之中。因为我们也深度参与他们供应链对结构件的要求。今天我们看到它发布的ultra汽车是典型用3C理念迭代汽车的表现。所以在极致的环境当中,谁能够满足它的高性价比、高颜值呢,一定是对基础制造要做重新定义。
因此模德宝作为20年深耕模具行业,对模具行业提供全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苹果链里面,我们过去做了一个巨大的贡献。我们今天在AI到来的时候,我们认为AI技术即将重构模具的产业链。所以从设计到制造,全链路的智能化,将是我们解决这一极致的创新、极致性价比的唯一途径。因此,我们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数字化制造、数字孪生、知识管理、智能决策和柔性自动化。在白皮书里面也写到了柔性自动化也是构建我们“三新”基础的力量,因此我们从以AI为驱动的模具设计,是基于历史的这些知识库的,由以前三天或者五天模具设计直接变成一天。第二基于AI知识库的复用,第三是我们以前讲的IT与OT的融合,现在我们已经过渡到以AI和OT的融合。
在这里我们再呼应一下白皮书里面所提到的柔性生产线。大家都知道,汽车由以前的已经完全变成GIT的即时生产。也就是刚才我听岚图的同事在讲,汽车快变成零库存了,零库存刚才北汽的任总所讲到的,模具在这个过程之中它占据了很大的研发和前期生产的成本,这个是每一个主机厂最大的痛点之一。所以如何利用柔性生产线,由以前的规模化制造,变成规模化定制,一定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课题。所以我们现在也在配合汽车主机厂做一定事情,我们是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一定要开模呢?这是我们要值得思考的。所以由以前的刚性生产如何变成柔性智能生产,这个议题是在我们要极致创新的时代,一定是要来突破的。在这里因为时间关系不多讲。
模德宝的思考是这样的,在AI时代的破局之道,我们现在要提出“人主机辅”这样的概念,怎么解释呢?因为大家理想的认为AI时代把数据输进去,模具做出来,甚至产品出来,其实这个是不可取的,因为模具它是一个复杂的工艺,它符合我们所讲到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它对应的其实是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技术。这么复杂的一个领域,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也探索出比较成熟的以高技能的人才作为技术基础为主,以AI和大数据为辅,我们可以全产业链的重新定义这个产业,也就是我们OT、IT和AI的融合,我们将20年来的经验转化成工业知识图谱,赋能行业标准化,这个标准化也是每一个主机厂,或者是Tier1汽车零部件厂商要做的事情,也不是模德宝能干成的事。
第二是加强生态的合作,过去我们跟华为也在消费类电子领域,包括华为整个制造基础生态里面做非常成功的合作,智能穿戴、智能终端做好。
未来的愿景一定是通过虚拟工厂,也就是数字孪生,来实时的优化生产。我在蒋总的PPT里面看到这样的愿景,因为今天的订单太少了,所以未来所有的生产,包括你的上下游,一定是在这里面进行产能的预估和产能的排配,不仅仅是主机厂,因为汽车零部件工厂非常非常多,产业链非常长,如何让你的下游真正的实现柔性生产,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一个议题,因此智造及服务一定是未来AI要做的事情。
感谢在座的,包括在线上的,一起来共建基础制造的生态,相信中国的汽车零部件领域大有作为。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