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造未来创新吉学文:拥抱单壁碳纳米管量产时代到来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汽车“三新”变革论坛上,北京智造未来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吉学文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北京智造未来创新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吉学文
我是做孵化,搞1-10,10以上的时候我就撤出了,所以说做了上市公司我就退下来,现在还是搞孵化。我们今天为什么敢提这个题目呢?因为玩量产了,单壁管。大家一定要把单壁管和多壁管搞清楚,我们量产以后,能用我们创造出的新材料,用它再创造新材料,用它再创造新的部件和新的器件。
我们的孵化理念是入窑一次,出窑万彩,钧无双。社会上都有了我们就不孵化了,干的这些事,基本是这个布局。我们有唯一一个中试基地,在一个废气的小煤窑当中,在这里产生了不少的企业。单壁碳纳米管唯一在中国能量产的,超过俄罗斯的产量,在武汉。现在我们一天3吨,到5月份量产达到70吨,今年9月份我们就可以达到100吨,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特性是什么呢?长,目前世界上单壁管做的量产最长的,纯度也最好的。我们现在的厂房在开始建,中国太需要了,一共九大应用:第一个锂电池,第二超级铜、超级铝,第三个要干的是高分子,第四个树脂,第五个橡胶,第六是通用加热器件,第七电磁屏蔽吸波,第八高透光导电膜,第九是单壁管纺丝。
现在锂电池提高能量密度用硅负极,我们管子长,包的像绒线球一样,包上了,非常好。这是三星的二次球的三元快充,这些都是锂电,这是最主要的,为什么我讲这个呢?因为我把现在的铝箔减半,锂电池的正极我们要12um铝箔,现在用到6个μm,4个μm铝箔涂上以后,做到拉伸强度提高了3倍。这个很有意思,而且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如果铜箔谁能做的薄,2μm或者3μm能生产出来,铜箔密度也降低,铝箔和铜箔都减半,能量密度会提高一大块,重量也会减轻。这个事贡献很大,大家都在搞全固态,我认为不要去搞那些。这是固态电池,你看管子这么长,我们直接碳管和正极材料搅合一下就压出来了,特斯拉他们现在搞的那个很累。
超级铜、超级铝,我主要介绍这个,美国人干了二十多年了,就是因为单壁管的出现,现在我们铜的性能需求上不来了,电机到了一定程度,铜线发热。在高速上电动车拼不过燃油车,为什么?时间长了电机热了加速不上去了,这就是铜要提升它的能力,基础材料用单壁碳纳米管再创造超级铜,再创造超级铝,用铝代铜,这是今年年底完成中试的任务。这么多年我们为了干这件事,从单壁管的粉体到分散,然后再金属化,再烧结成型再挤出,我们整个用了五个公司来完成这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从碳管,然后那边是金属化,然后形成铜的坯,特别注意我们创造了一台大的SPS烧结的设备,能把铜锭做长,这样为后面的批量生产能做好了工作。这是我们做了测试,对铝的话拉伸强度我们提高了2-3倍,我们在二汽测试的时候,二汽今年退休全国最著名的锻炼专家,真热爱二汽,他说老吉,能不能这个东西做出来给我们先用,用铝取代钢,导电性上我们铝可以取代铜线,这是很大的市场,本身铜就提升了很多。
高分子,昨天我跟陈老师聊,我说我们每天都在防静电,从深圳过来到这老是被打,人体有静电了以后造成的一些影响我们不知道,但是有时候我们身体哪块疼了,学位针灸一下好了,和静电有没有关系,我提出这个问题大家去思考,这个静电在人体的体系内存在,对各种穴位的影响有没有,为什么肌肉酸痛一针灸就好了,这个东西是什么原因没人看到这个问题,所以防静电我们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事,加千分之二含量,这是最好的材料,过去都有解决的办法,加碳黑,便宜,但是性能下降了,加的少有时候颜色都不改变。
树脂,现在大家天天说玻纤、碳纤,都用树脂和碳纤维和玻纤结合,微断裂的问题就是树脂的问题,因为树脂它的韧性不好,如果我们把它做好了,玻纤的强度还会提高碳纤的强度还会提高,这就是基础材料的作用。
橡胶,压缩生热,大家可能都不想到这个问题,橡胶压缩生热太厉害了,使用的长短就是压缩的问题,车胎在那跑的时间,单壁管是最好的应用,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不是实验室的,我们是做成轮胎跑的,所以说孵化器就是做1-10,10完了以后就卖掉。
通用加热部件,所有的现在小家电,烙饼、电饭锅涂上一层这个涂料就可以加热,另外我提出来未来两三年,电动车不要有热风了,冬天不要有热风了,这个东西天棚上涂上一层就可以加热了,而且你要哪热,哪很快就热,几秒钟就热出来,这个事跟整车厂去联合做这个,我想自己改造一个,很有意思。通用加热部件车上用途太大了。
电磁屏蔽,我们的车信号线,尤其无人驾驶,低频高频现在是有了标准,但是还能减重,这个信号线做成像胶带纸一样往上一缠就完了。比较现在电线上面做的铜编织的那些网,如果我们像胶带纸一缠减重了很多,这个已经卖给一个上市公司了,专门去做这个工作。这是我们做吸波的一些实验,非常好,单壁管最好的一个特性,你想让它做成海螺状就可以做成海螺状,想做成蚯蚓状就可以做到蚯蚓状,因为电磁波进到里面迷糊了出不来,你想怎么处理它就怎么处理它,这个材料非常有意义在这。
高透光导电膜,又便宜又好,透亮。刚才段总讲是红外,我这个怎么让红外通过,什么样的电阻让红外通过,什么样的电阻让可见光通过,做的这些工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汽车的前挡玻璃,在北京冬天也会出现前挡玻璃早上上霜要刮掉,前挡玻璃做成透明的,几秒钟完成这个工作,这个材料现在开发的很快。这是透光薄膜的特性。
最后就是纺丝,单壁管纺丝我做了几种,有湿法纺丝,昨天出来最强的一个湿法纺丝达到5μm直径,达到了7.5Gpa,这是我们干出来的,超过了碳纤维。研究了这么多东西,给大家汇报一下,都是快量产了,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有这些事。
拥抱单壁碳纳米管量产时代的到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