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零数科技刘波:要基于清晰明确的成长路径实现数据服务的闭环生态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30日召开的AI汽车论坛上,上海零数科技副总裁兼汽车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刘波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上海零数科技副总裁兼汽车交通事业部总经理 刘波

今天的AI汽车论坛上多次讲到,在这个时代数据是“新石油”,算力是“新引擎”,这个背景下依托可信数据空间如何共建今天的AI汽车的生态,我们给大家介绍三部分:第一,看一看行业背景。第二,看一下解决方案如何去解决那些问题。第三,具体有什么案例来佐证这个解决方案切实可落地。

我分享的内容包括AI时代呼唤新型的数据基础设施、可信可控的赋能车路云一体化和AI汽车的趋势展望。

首先,AI已经引爆数据和算力需求,这是毋庸置疑的。经历两次黄金期,AI在目前的第三次浪潮中不仅仅是参数量被推到了万亿级别,对数据和算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数据方面,数据不仅仅是要求数量,还要求质量,所以咱们一再强调高质量的数据集、语料库是我们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以及智舱等方面所需要的。在这样一个需求的背景下我们来看行业的情况,尤其是我们国内的行业情况。我们国家数据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到今天为止仍然是远远不足。有一个被广泛引用的数据,在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里显示,全国全年数据的生产总量达到了32ZB,并且每年年增长超过20%,但是全国数据的产存转化率目前连3%都不到,很多数据采集了之后甚至没有应用在源头就被丢弃掉了,另外即使在大中型企业的样本库里面实现了数据复用增值的目前连9%都不到,所以在数字化转型这五个字已经被提烂了的今天,仍然要看到后面广阔的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交通运输类的增速在各个行业里面是最快的,质量也是最高的,其中保持49%的年同比增长以及占社会总数据体量5.6%,所以这是我们今天在AI汽车论坛去讨论数据,不管是从正向、逆向、横向、纵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另外汽车数据还有一个特点,他的数据质量非常高,而且规范性非常好,数据积累的时间也非常长。

继续看下去,我们看到1.0时代,物联网降低了数据的采集成本,产生了大量数据,解决了生产资料问题。2.0时代,人工智能降低了数据的处理成本,解决了生产,贡献了非常好的生产工具。3.0时代,今天谈到的可信数据空间,降低了数据信任共享的成本,真正成为第五生产要素,调节了生产关系。从生产资料到生产工具再到生产关系,这三个要素已经得以闭环、得以提升,必然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生产力会进到更高的水平。所以说数字3.0的时代未来已来,背后数据的资源化以及数据要素化,跨主体流通,正当时。

国家相关的政策层出不穷,近段时间国家有相关的政策提到,我特别在昨天晚上更新的版本里面精挑细选出这样三句话,我觉得这三句话高度体现了在最近一年所看到的大量政策背后深刻的用意:一是数据流通利用设施是咱们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重量,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二是要围绕智慧交通等重点行业场景,深化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的融合应用,这也给咱们指明了方向,告诉咱们一些方法论。三是要在2028年之前建成100个以上的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这是我在最近一年看到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二点,这样的背景下可信数据空间怎样可信可控地赋能今天谈论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的示范测试、L3的准入试点、汽车交通行业深度的数字化数据化的转型。

首先,我们是谁?零数科技作为产业区块链的领导者和数据基础设施的先驱者有这样四个标签:

1、技术领先,代码自主率是经权威机构测评的超过99.74%,这代表自主可控,因为前面讲的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必须安全性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所以这点是能做到的。同时,区块链的性能,以TPS这样的核心指标为例,三年前就超过了15万,,也证明分布式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是完全能承载一些高通量的大流量的计算,包括存证、验证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2、国家级的项目,光说有技术还不行,官方要认可,这方面已经作为牵头工信部的区块链+智慧交通“十四五”的区块链的重点研发计划,同样还参加过中央网信办以链管链的重点课题。

3、权威部门认可,我们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上海市的专精特新企业。

4、也获得了专业机构认可。

在这样的身份之下,我们2024年7月6日“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率先发布了可信数字空间的标准产品,并且在2024年10月份的“2024年全球数商大会”上发布了可信数字空间可信产品白皮书,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目前正参与并且有部分已经完成了标准和规范,而这些成果正在迅速落地到右侧包括汽车、交通、能源、医药等多个行业的产业实践中,这个产品我们目前正在服务汽车、交通、能源、农业政务、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这里面用可信数据空间怎么解决问题?我把它浓缩在这一页意图给大家讲清楚。可信数据空间实际是一套技术基础之上凝练的一套产品和服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基于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打造了的一个产品和服务,解决的是数据流通中的共享难、使用不受控、缺少安全可信环境等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咱们自己拍脑门想的,而是这些年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各个合作伙伴大家共同遇到的,什么容易修改、流通不受控、泄漏隐私计算、不透明、权责难追诉等,用这样一套可信数据空间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向下基于四大基础设施,流通、安全、网络、算力等,包括刚才前面白总讲到的基础设施,汲取各个领域里面的各种数据,向上去服务于千行百业,来实现数据可信、有序安全的流通,不管是用于大模型的训练,还是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数据补给。

在这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流通全流程可信,如果再往下我们会看到基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全场景的数据流通可控,这两页里面,前一页叫可信,后一页叫可控,可信里面包括四部分,数据可信、审计可信,它支撑的是全链路的可信审计和合规穿透,还包括身份可信、使用可信,实现的是数据流通这种可信的授权和自动监督,基于这样四个组成部分实现了构建全流程数据的可信流通体系。

而在这里面说到可控,可控用到了数据使用控制、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密态计算、数据沙箱,综合起来实现的是数据控制、加密计算和场景赋能,这些支撑之下构建了全场景数据可控流通体系,所以可信和可控加在一起实现了这样的产业需求。

再往下聚焦,有了这样一套工具方法论,可以继续深入服务于汽车、交通这些行业,比如汽车交通方面,用可信数据空间可以搭建可信的数据底座,基于数据底座以及大量的可信数据中间件,可以服务于或者应用层的若干应用场景,形成一套“1+N”的架构。

第三部分,基于这样一套东西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或者咱们业界比较标杆的东西是什么?我今天一共带来五个。

第一个,以上海为例,上海在2024年12月,也就是三个月前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这里面蕴含着一整套的规划,围绕的是人工智能怎么赋能实体产业,比如像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生物医药等,这里面涉及到怎样构建一套高质量语料库来支撑整个实训场,进而赋能人工智能,包括今天说的AI汽车这个领域,我们联合合作伙伴搭建了一套可信数据流通的基础设施,去赋能智能端到端的大模型训练。

第二个,进入到日常使用汽车的环节。智能驾驶的保障服务或者叫智能驾驶产品责任险,讲的是现在L2级以上的车辆在开启智驾模式之下如果发生了事故,到底是谁的责任,以及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大家说还没到L3,L3以后才是产品的问题,在此之前都是人的问题,但是今天很多主机厂已经明确提出需求,L2愿意多承担责任、愿意提前承担责任,希望用户能够订阅我的智驾服务,我愿意给他提供这样的保障,这个保障是一个权益,这个风险车企通过保险公司来平抑这里面的风险。所以就有一套东西,回溯这个事故、这个碰撞之前几十秒发生了什么,有没有开启智驾,有没有及时提示接管,并且用户及时接管,这个事情要基于数据真实可信的基础之上进行研判,并触发后续的一系列流程。这里面我们基于可信数据空间已经搭建了这套东西,并且这套东西在地方金融局已经做了备案,可以面向全国销售,这个产品已经获得了汽车数据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以及国数局数据要素城全国总决赛的技术创新奖,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第三个,在车路云一体化里面遇到两大难题,李克强院士经常提到这两大难题,。首当其冲就是车企不参与或者很少参与到车路云一体化里面,我们要想办法让这些数据上车,但是肯定要找到有用的地方,B端、C端才会参与进来,如何上车需要技术问题来解决。我们已经联合车路云多个地方的平台公司,以及以上汽为代表的合作方,做了一套路端数据批量上车的方案,既可以通过V2X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运营商的专网等其他方式。

第四个,资产数字化融资。大家看到前面陆续从基础设施建设、场景搭建、科技赋能开始进入到金融赋能。这么多数据在流转过程中我们必定会洞察到很多宝贵的资产,有些主体在金融、服务商或者金融机构那里可能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待遇,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据,基于真实的物理资产及其实际的运营情况,在保证数据可信、算法可靠的情况下,为资产的所有者提供资产运营数据可信、资产交易过程透明以及资产风险管理可控的新型金融服务,我们可以做到帮它助贷,让国家补贴更精准地发放等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第五个,刚刚提到了国重课题,国重课题里面我们需要用两年左右时间去着力解决一些行业的重点难点问题,在这里面我们选了车路协同安全、交通事故定责、联合创新监管、智慧物流多式联运、充电场站选址等等,以商业化闭环为主,并解决国计民生的一些重大难点问题的目标方向,我们希望和合作方一起,这些合作方有国汽智联、上海交大、中科院、北理工等,一起基于车端、路端、云端的数据,打造车路云一体化数据可信的协作的技术组件,这个事情肯定不是那么容易,这些难题摆在面前,现在还没有特别详细的解决方案,希望在后面的工作中能和大家一起合作,多去做一些基于真技术的真方案去解决真问题。

总结下来,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能做的是什么?是基于区块链等这些我们自己所擅长的技术,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空间,来服务于实体产业,汽车、交通、能源、电力、金融、文旅、政务等这些,夯实地位、深入场景、树立标杆案例。数据方面,要基于可信数据空间,搭建好流通的基础设施,解决咱们最开始提到的那些问题,我们现在需要基于这样的数据来进行AI生态的演进,需要用数实融合的方式推进产业发展,所以流通的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另外,除了科技赋能以外还有金融对产业的赋能,需要能力闭环、数据应用、平台服务,我们的目的是基于清晰明确的成长路径实现数据服务的闭环生态。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