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
确定

网站 >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

远程商用车范现军:醇氢电动是更优TCO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首日召开的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阳春三月,万物竞发,在这充满生机与变革的时节,我们有幸齐聚电动汽车百人会,今天我将围绕甲醇能源与醇氢产业的布局,把一些对于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思考与实践和大家予以分享讨论,与各位领导专家共同探讨关于商用车可持续发展的当下与未来。

商用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工具,不仅连接着国计民生,更是实现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前,国内乘用车领域的新能源化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0%左右,但是反观商用车,新能源化的渗透率不到20%。如何加快商用车低碳、智能化的进程,也是我们远程一直在思考的,乘用车近年来插电混动迅猛扩张,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我们对商用车场景深入研究后认为,场景和工况更加复杂的商用车只有通过混动或现行的醇与电结合,才能加快新能源化的提升。我们有几个观点:

一、醇氢电动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现状、能源安全的新能源技术路线。

首先从能源角度来讲,我们国家是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导致我们的能源对外依赖度很高。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石油对外依赖度超过72%,在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动荡不安的今天,我认为这无疑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国家每年消耗掉的7亿吨石油中,交通领域的消耗占比超过70%,其中有51%用于货车,也就是说货车每年消耗量超过2.5亿吨,我们测算,如果将全国一半的货车燃料用甲醇能源替代,可以减少石油进口1.25亿吨,同时商用车也是污染大户,排放了全部汽车56%的二氧化碳以及全部汽车PM污染物的80%,商用车的减碳势在必行。

甲醇是全球公认的新能源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通过二氧化碳与电解水制的氢气可以制备绿色甲醇,制备过程中可以消纳二氧化碳,使用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不产生额外的碳排放,具有绿色、零碳的属性,因此甲醇也被称为液体氢和液态电,不仅是风光电的最佳载体,也是氢气、氢基的最佳新能源,所以我们把甲醇称为“醇氢能源”,因为风电、光电、电解水可以制氢,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同时甲醇也可以产生氢气,风电光电电解水和阳光合成甲醇作为稳定能源把风电光电储存转化,同时甲醇重整也可以产生氢气,甲醇增程可以进行发电,甲醇能源和风电、光电、氢气之间是很好的能源转化关系,所以甲醇是最佳的载体。

当前我国甲醇占全球产能的60%,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和使用国,我们国家还具有价格便宜的风光电资源,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工业集中排放二氧化碳资源,甲醇是作为国家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转型的优质能源,今年初,博世发布双碳目标下绿色甲醇在交通领域应用前景的白皮书,提到2023年中国甲醇产能已经达到了1.06亿吨,截止2024年8月,中国绿色低碳甲醇项目已超过90余项,规划产能超过2400万吨,并保持逐年高增长的态势,吉利的绿色甲醇制备技术方案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绿色甲醇,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零碳甚至负碳,以我们正在内蒙古阿拉善参与的打造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示范项目为例,未来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减碳可超过75万吨。

绿色甲醇规模化应用于商用车既解决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也可以快速解决商用车减碳难的问题。

二、醇氢电动是能够满足商用车全场景、全工况需求,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续航稳定性,同时兼顾环保与安全性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

醇氢电动技术是商用车新能源化发展的最优解,是甲醇与电驱各自优点相结合的成果,它是在纯电动架构的基础上把甲醇作为能量来源,高效率增程器随时在线补电,相较纯电动车型,醇氢电动不仅解决了里程焦虑,电池自重的问题,提高装载量同时还降低了整车成本,对于国内柴油车大幅度降低排放,PM污染物的降低超过80%,一氧化碳综合下降88%,氮氧化物下降82%。醇氢电动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北方的极寒地区,因为甲醇的燃料特性冰点在零下97.4度,沸点在零上64.7度,它的温域是所有能源燃料中最好的温域空间,适合所有工况、所有天气。它可以克服纯电冬季电池衰减严重的问题,同时长续航、能耗低的优势也决定了它是能够满足所有场景、所有工况的最佳新能源商用车解决方案。

搭载醇氢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可以覆盖从漠河到吐鲁番,从平原到高原的中国所有使用场景,到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醇氢电动的重卡、轻卡和客车等产品,全面覆盖了从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以及城市公交等场景,满足了用户多场景、多工况、多地域的需求,技术成熟度及投放规模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在市场保有量超过6万台车。

远程醇氢电动产品也在不断丰富,今天场外展示了我们最新的为客运场景打造的超级VAN悦程版,未来我们将以此为基础打造更多醇氢电动的多场景车型。

三、醇氢电动是能够持续为物流行业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

根据最新统计,2024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4.1%,虽然相比上一年有所降低,但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们的物流成本还大约是他们的两倍,公路运输占货物运输总量72.4%,能源费用又是公路运输成本的大头,所以醇氢电动技术能耗成本低,将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发展醇氢电动汽车是对传统汽车动力相关产业转型的升级。

大家知道,我们的汽车产业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与大量投入,在传统汽车动力系统上已经实现了全球最完备的产业布局,如果弃之不用将是巨大的浪费,也就是说醇氢电动汽车能将汽车的动力资产几乎全部利用起来,包括我们的发动机、变速箱、大的传动系统总成,并能够实现绿色转型,应该是一种最有效的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能源形式。甲醇动力低碳能源不需要低温、不需要压力容器,吨公里运费不到氢气的3%,甲醇加注已经明确纳入了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当前我们国家已超过12万座汽柴油加注站,甲醇加注可以在现在加油站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就是把一个油罐清理出来,把管道改成耐甲醇的管道,把加注机改成甲醇专用加注机,现在我们在全国布局几百座站,改造费用也就是十几万左右。

此外,大量汽柴油运输、储存等设备都能再利用,应该说这是对油车时代基础设施最大程度的保值增值,因此推广醇氢电动汽车是最经济、最快速的将化石能源转变为绿电能源的路径,事实上我们已经跟中石化、中石油合作了改造的甲醇加注站在多地运行,截止到昨天已有590座加注站运行,全国重点地区已建设接近600多加注站,预计到2027年底建成4000座,实现加甲醇和加油一样常温常压的方便。

据博世白皮书预测,在交通领域随着政策推动,产业链不断完善,技术逐步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醇氢电动的重卡总拥有成本是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有较强经济性和可拓展性,成为商用车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

四、醇氢电动是能够为客户带来综合解决方案最大化、带来更好收益、更优TCO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

新能源商用车作为一个生产工具,用户购车的核心诉求就是赚钱,前段时间我跟一个G3的重卡星瀚H从温州到广州白云,1400多公里,跟着跑了一路,实地了解用户需求,他们最关心的是用车成本,实地跑下来他们感觉醇氢电动重卡相比车队里斯堪尼亚、奔驰的进口重卡的经济性明显更好,采购成本更低,他们计划将来把他们的进口车全部替换成醇氢电动重卡。

再举个直观例子,搭载醇氢电动的49吨的重卡百公里醇耗72升,按照甲醇醇价2块钱,百公里运营成本是44块钱,同样49吨的氢燃料重卡百公里消耗氢气8公斤,氢气35元/公斤来算,百公里是280元,49吨的醇氢重卡120度电,按1.2元/度电,百公里运营成本144元,但醇氢电动重卡的采购成本、购置成本比醇电动重卡节约15%-20%。相比后两者有着明显优势。

氢燃料重卡购置成本120万元,醇氢电动购车成本不超过55万,纯电重卡购置成本约65万,是醇氢电动的1.2倍,氢燃料重卡购置成本是醇氢电动购车的2.2倍。

另外,醇氢重卡续航现在我们做到了1500公里,自重相比纯电重卡小,商用车的属性是总质量和装备质量的关系,装备质量越重载货量越少,所以醇氢电动重卡比纯电动重卡和氢燃料重卡都有着上车自重装备质量轻的优势。运营效率可提升30%以上,相当于再节约费用30%。

根据博世白皮书的测算,以醇氢电动架构为核心的动力单元的车辆综合燃料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至柴油直驱重卡的60%-67%。

五、醇氢电动是能够解决现有多种新能源技术路线的痛点和瓶颈的技术路线。

近几年大家在新能源化的探索路径方面主要围绕纯电、插混、氢能三个主流路线展开,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这些主流的新能源商用车技术路线好像都有一些各个维度的瓶颈点,例如纯电动车型的续航里程难的问题和冬季极寒天气下续航的问题,混动产品购置成本比较高,不管是P2还是P2+P2.5的,整个购置成本比原来的价格增加15-20万以上,对TCO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虽然氢能重卡从排放来说相对比较理想,但从制氢、运氢、储氢、加氢全环节的高昂成本,氢燃料设备气态的35MPa、液态零下253度,不管是对高压安全还是低温对于设备的要求上都比较难,所以氢燃料汽车在我国各地实践这么多年,但推广起来在规模化应用上还是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应该说醇氢电动相对于纯电补能更快捷灵活,像加柴油一样快,并且免去了充换电站繁重的投资,我们知道建一个充电站、换电站基本大几百万上千万的投入,造成了回收周期比较长的问题,相比氢气补能,甲醇的体积能量密度更高,储运加注成本更低,醇氢电动汽车技术专利供应链更多掌握在中国企业手里,相关产业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截止到目前,国家部委及各省市已出台了50个左右支持醇氢汽车推广应用的技术文件,甲醇能源发展无疑已经迈入了新的阶段,我认为醇氢能源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为了更好地推动醇氢电动,远程也制定了“1233”的生态战略,从绿醇制备、甲醇加注,到纯电汽车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为商用车新能源化开辟一条更符合中国特色的技术路径,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转型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期待与更多伙伴携手共享时代的发展机遇,共建醇氢的产业生态联盟,共同跨越油气时代走向醇氢时代。

最后,祝大家快乐人生,吉利相伴。

谢谢各位!

所转载稿件如有侵权,请与我方联系删除;邮箱:daogecaijing@126.com

评论

暂无评论
已全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