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朱晓寒: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第一城,推动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首日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论坛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晓寒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尊敬的邬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北京,共同参加百人会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论坛。下面我借今天这个宝贵的机会,对武汉经开区车路云一体化的思考和实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2024年11月14日,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武汉经开区下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被誉为“中国车谷”。我们的经济总量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十,拥有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厂,东风公司所在地,新能源汽车产能超140万辆,GDP超2200亿元,工业产值达3400亿元。
我们认为,车路云一体化是汽车产业“志在超车”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基于试点搭建车路云一体化推进的协同机制。
当前,武汉正在全市系统部署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覆盖16个行政区(含功能区)、5000平方公里,触达1400万人口,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打造车路云一体化样板城市。
我们的建设亮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示范规模全球领先。
目前,武汉智能网联开放测试道路里程为3487公里,东风、百度、小米等27家企业在全市累计投放自动驾驶车辆超1100辆,覆盖6大类智能网联汽车应用、15个具体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行程里程超69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350万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人次超460万人次。
二是创新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
我们构建了法规、政策、标准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
①发布中部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条例》首次明确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这也是全国首个明确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地方条例。首次全面深入阐释多领域融合创新理念,明确指出大力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多领域融合创新发展。同时,《条例》中明确职责的政府部门数量也居全国首位。
②发布《武汉经开区自动驾驶装备商业化试点管理办法》。聚焦低速无人场景,支持自动驾驶装备在武汉经开区开展测试示范,推动自动驾驶装备商业化试点加快落地。
③完善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依托武汉建设经验,编制国家标准《城市道路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围绕智能网联道路、车城网平台建设等领域,编制标准15项。
三是全市统一运营主体。
武汉明确武汉车网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市统一的车路云一体化运营主体,形成了“国资控股主导、省市区三级共建、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公司治理结构,并立足武汉,服务湖北,面向全国。通过构建新型运营主体,创新投建运模式,加快打造车路云一体化国家标杆城市。
四是全市统一智能网联汽车平台。
我们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平台具备“最高安全、最广覆盖、最强智能”三个特点:
①最高安全。平台实现了高性能、高并发、高可用的网络、算力、存储、安全等云网要素资源管理。
②最广覆盖。平台能够接入全市5000个路口、5000公里道路、2000公里地图模型、2万套基础设施、10万+各类车辆。
③最强智能。平台融合了人工智能、Deepseek等先进技术,能够赋能百万辆级智能网联车辆监管与服务、城市级数字孪生治理。
五是行业影响力助推产业集聚。
我们举办了2024大军山·智能汽车科技大会,邀请到整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及算力芯片等领域40余位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演讲发言,300余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行业人士现场与会。
我们举办了2024智能驾驶测试赛全国总决赛,吸引了超过100支赛队参赛,整车品牌高达40个,参赛车型达80款,规模达历届之最。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优化升级,测评项目近50个,更加突出智能网联汽车前沿科技的实操性。
六是海量数据增值运营。
我们积极打通数据流通链路,探索实现数据闭环价值。
①数据采集“多跨度”。数据采集跨区域、跨层级、跨主体,涉及路侧设施、车载设备,交管、交通等部门,武汉、襄阳、十堰等地区,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道路类型。
②数据治理“多维度”。“安全维”方面,依托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搭建了车路云一体化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技术维”方面,集成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清洗、数据建模等技术。“组织维”方面,明确了数据治理框架与组织。
③数据赋能“多行业”。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和利用数据价值,加快向政府、企业、用户等各个层面赋能。
④价值触达“多途径”。面向车载终端、互联网地图、等多种终端,提供车路协同服务,充分发挥车路云数据价值。
下一步,武汉经开区通过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全面助力更聪明的车、全面打造更智能的路、全面构建更智慧的城四项行动,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第一城,推动“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
一是全面拥抱人工智能+。
我们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拓展生成式AI、大模型、智能体、具身智能在汽车产业和城市治理中的融合应用。
二是全面助力更聪明的车。
我们将优先围绕车企需求进行试点建设,通过车路云助力打造更聪明的车。
目前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已与东风云平台对接,接入了东风多款车型。下一步将接入更多车企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平台数据触达车端。
我们也启动了武汉车路云一体化可信数据验证活动,这也是国内首个在真实路侧环境中开展、主流车企深度参与的车路云一体化可信数据验证活动,首创了“场景出题-行业解题-路侧验题”的闭环验证体系。我们向东风、一汽、吉利、小米、奔驰中国、百度萝卜快跑、东软睿驰等多家车企及智驾供应商调研了需求,岚图等20余家企业参与上路实测,下一步将推进网联车辆前装量产。
三是全面打造更智能的路。
我们将围绕车路协同,在通讯、算力、安全等领域通过数据可信验证活动,梳理车企及配套企业需求,与行业共同探讨车路云数据应用及价值。
武汉车路云可信数据验证活动吸引了2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参与,200项方案进行激烈角逐,48项方案进入测试验证环节,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通院、中国汽研、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智库单位提供技术支撑,车企共同参与,最终形成十个可验证场景。
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场景,联合车企、通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解决方案商、数据运营商和交管、交通等相关部门,探索不同智驾水平车辆的大规模、全域化车路协同落地路径,汇聚武汉智慧,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武汉方案,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实践范本与智慧支撑。
四是全面构建更智慧的城。
通过赋能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打造“更智能的城”。
①赋能城市交通管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推动全市信号灯联网联控,汇集车端、路端、云端多源数据,结合大模型实现信控优化从“固定配时”到“智能决策”。
②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未来城市新基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平台数据互通,推动智能车辆的运载服务与数据采集移动终端相结合。
③赋能城市经济发展,激活万亿级产业生态。全力推动车路云一体化的城市级应用,实现规模化无人服务降本增效,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和创新模式,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最后,热情地欢迎在座的每位企业家到“中国车谷”畅谈合作、分享机遇、共谋发展。
有梦想,来车谷,一起创!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