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集科技高鑫:车路云规模化应用阶段应更加关注规模场景的建设
3月28日-30日,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汇聚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共议汽车产业变革新路径。在首日召开的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论坛上,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高鑫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高鑫:各位专家大家中午好,我是万集科技的高鑫,很高兴参加此次论坛活动。随着智能网联的发展,整个车路云体系已经非常成熟,站在2025年来讲,今年作为车路云规模化应用阶段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规模场景的建设,如何思考对于场景建设之下去开展车路云的建设和运营思路也是今天的主题。
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着目前来讲,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以及智慧城市的经营化治理,包括数据资产的管理运营,这些高价值的应用场景在现阶段已经逐渐呈现出我们对于商业化闭环能力和应用的场景。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充分从项目实践中获得这方面的思考,将具体在这些方面进行分享。
首先,整个行业对于自动驾驶其实并不缺乏整体的思考,并且我们观察到在很多运营区域里面出现了诸多现象和问题,并且万集科技在很多技术层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我们试图去寻找对于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之间的平衡,无论车端还是路端,我们相互的技术能力依据边界性以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目前还没有很明确。但是在今年开年伊始,在一些城市实际一段时间的运营过程中,我们也挖掘和发现了对于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应用的场景化,实现了对于数据上车来实现对于典型场景的服务能力。包括鬼探头、红绿灯状态,以及施工占道等等应用场景,并且通过这一类应用场景深入地挖掘,为了能够更好地去实现对于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赋能能力的模式也将逐步转换成一种服务模式的改变。
其次,我们大力推动车路云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发挥车路协同的服务场景能力。在现阶段来讲,我们现在V2X车端市场的渗透率仅为2%点多,现阶段的建设中我们不仅仅要去服务C—V2X终端客户,大力发展多模式服务模式的改变,包括现在所提倡的所谓量产车企的TSP服务平台能力,包括图商导航能力,以及第三方认可平台去触达开拓对于车路协同服务用户终端的覆盖能力。只有这样的话,车路协同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商业化价值和应用价值能力表现。
同时,对于车路云的建设,不仅仅要服务对于C端和B端客户,同样思考如何满足对于政府侧的管理诉求。作为城市的管理,我们认为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城市路网的运行能力,万集在过往实践项目中其实我们通过车路云建设也已经实现了对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服务,可以看到从路口、路段、路网的建设能力上去建立了我们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的业务体系能力,基于这样的车路运输局,可以更好地为城市的交通管理赋能来提供我们的数据服务。同时,实现和彰显了我们对于车路云建设的整体社会价值表现。
很多领导提到,目前车路云的数据其实不仅仅在服务实时的自动驾驶汽车服务,我们也在为自动驾驶的车辆面对城市复杂场景和复杂路况等问题提供城市数据的训练能力。车路云的建设让每个城市都拥有了很大量的城市路网以及交通路网通行数据,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场景训练能力去建立起城市典型场景下的车路协同数据集和场景库,同时可以实现对于面对自动驾驶算法能力的模型训练能力。今年对于车路云大规模示范建设的同时,应该去聚焦在所看到的典型城市应用场景,去提高自动驾驶以及量产车的算法提升能力,进而服务数据服务上车。
目前对于我们经常所提到的虚实融合仿真训练场景,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开放了对于L3以上测试道路的开放。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现在来看,怎么去评价和合理定位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能力表现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对于通过虚实融合仿真训练城市的场景库能力建设,来实现让我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在上路的同时能够去基于真实的交通本地城市交通路网环境,面对不同的混合交通流,去评价和分析自动驾驶的行为能力。刚刚北京许主任也在提,我们基于城市真实道路去提供训练,而不是单一地让自动驾驶车累计里程,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正去保证自动驾驶车上路通行的安全性。
通过这些高价值应用场景的逐步清晰化,我们也在建议要建立起可以以场景需求为引导,以高价值服务能力为目标建立起的车路云一体化整体可落地的架构体系,以此保证场景的稳定性,以及运营的持续稳定性。
在车端建设方面,在大力去开展对于车辆网联化的同时,应该聚焦的是对于现存的存量车以及量产车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服务场景整体实践性。在面对存量车的同时,我们提升对于车路云协同场景的触达以及交互能力。面对自动驾驶车辆的同时,我们提出对于数据上车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的是对于数据的闭环应用能力。要将车路协同数据与自动驾驶算法和域控制器做相互结合,真正实现协同感知、决策和控制的整体实践应用。
对于路侧方面来讲,有别于传统的建设方案,更加是一套系统业务能力的建设。整合了对于感知、算力、算法、数据闭环的业务体系,在我们面对不同的包括协同自动驾驶,协同辅助驾驶,包括安全预警,甚至管理的时候,我们应该以不同的需求去分级分层建立起整体的建设需求和能力。
最后,对于一个平台的建设,我们一直在提倡要在云控平台方面以一个底座和数据中台为基础,要在领域个人建设为核心,面对不同的消费应用的同时去建设以平台基础+应用服务能力建设,真正实现一个系统下的N端服务平台的能力建设。同时,在这个阶段我们也与行业交流中发现,无论是车企、路侧还是云端,大家都在这个阶段建设的同时不断去采集和实现每一个自身的高精地图。对于这个阶段来讲,我们也认为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的高精地图采集其实也是一种行业的叠加成本浪费,我们呼吁在未来规模化建设当中,在各个城市的规划体系标准上,应该建立起一个标准下的能力,高精地图的能力。只有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端应用,在发展共性行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去降低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最后,万集科技伴随智能网联发展近十年,我们在一些地方获得自己的成绩和行业经验,我们也希望期待在2025年在行业的规模发展中可以更好地为更多城市提供我们的技术能力和解决方案。
以上是我的全部分享内容,谢谢大家!
评论